2023年教研活動方案(最新7篇)
教師可以從教研活動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會如何寫教研活動策劃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3年教研活動方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活動目的及意義:
園本教研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發展,推動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家已意識到園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了科研興園、科研興教的理念,寓研于教、寓教于研,努力尋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實際的工作中如何針對這一特點,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使教科研源于教學、高于教學、指導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我園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的內容。
二、活動目標:
探索適合本園的教研活動的形式與方法,有效地促進教師的成長。
三、活動對象:幼兒園全體教師。
四、活動內容:
小班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以課題組提出的尊敬父母、 團結友愛、熱愛集體、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
中班開展傳統節日教育,開發具有特色的活動課程,讓幼兒了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加深對祖國五千年文化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幼兒接受優秀文學熏陶,提高幼兒審美能力,豐富知識啟迪智慧、發展潛能。
大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以開展古詩詞教學為切入點,讓幼兒從詩詞中體會韻味,品味詩詞的無窮意境,從而體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五、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準備階段:二月份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組長:王霞
副組長:朱麗、石海霞
成員:馬瑩、聶靜、張靜
2、以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由教研組長組織學習有關如何開展教研活動的理論文章。
3、組織全體教師學習與研究,對方案進行分析和研討,通過交流討論達成共識。
(二)實施階段:三至六月份
大班組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本活動采取分階段、分主題的辦法逐步落實。
第一階段:摸索開展階段(以誦讀為主):
1、摸索出有效的誦讀方式與方法,為今后更深入地開展活動奠基。
2、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對國學經典誦讀產生興趣。
3、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有韻律的誦讀古詩。
4、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古詩,激發幼兒對古詩的興趣,陶冶幼兒的性情。
5、利用部分時間,采用教師范讀、優生領讀、幼兒齊讀、
幼兒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堅持天天吟誦。
第二階段:鞏固提高階段(以班級教學為主)
1、各班結合幼兒實際情況選擇內容進行教學,運用畫、唱、演等多種形式學習古詩。
2、采取一人一課的方式教學古詩,在一起觀摩交流,共同討論最佳方案,力求教學形式多樣性,靈活性,科學性,更適應幼兒的年齡特點,易于接受。
第三階段:活動展示階段(以集中表演為主):
開展豐富多彩的古詩詞活動,。進行真實的情感教育。組織和指導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建設班級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 幼兒最喜歡各種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幼兒的才藝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們開展形式多樣的誦讀活動,以鞏固幼兒學習的成果 。
如采用古詩新唱、情景表演等方式讓古詩詞更具新意,讓所有幼兒參與其中,充分感受古詩詞的美妙意境。
通過活動的開展,把古詩文融入幼兒心中,讓中國的傳統文化不經意間給幼兒以影響,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班組開展快樂的“中國節”活動:這個活動共分四個主題,每個主題又分為四個版塊:導入——討論——實踐——評價,四個主題分別是:
第一主題:三八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
第二主題:清明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公歷4月4日至6日之間)
第三主題:中華母親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農歷四月初二)
第四主題:端午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農歷五月初五)
第一階段
1、 組織課題組認真學習教育科研基本知識和有關節日活動課程的理論,使課題組人員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研究,以保證課題研究的科學化。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
2、 培訓全體教師,以觀念轉變帶動行為和變化,確立節日活動的重要地位。
3、 收集有關中國特色的節日活動資料,并以傳統文化中一些特色的節日活動作為研究的起點。
4、 建立多樣化的活動模式:
——節日活動設計
——經典誦讀
——節日活動創作(如繪畫、文學文藝表演等)
第二階段
1、行動研究法:主要解決在班級傳統節日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并落實到行動中,并根據行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活動方案,再進行實踐,從而保證研究的正常開展。
2、訪談法:與班級教師和幼兒家長進行傳統節日方面的訪談,了解班級教師和家長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活動的現狀,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據。
3、案例分析法:主要針對研究中出現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學的分析和論證,促進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4、經驗總結法:通過傳統節日在日常班級活動中的滲透,總結出傳統文化促進班級精神形成的實踐經驗。
第三階段
1.課題報告:《多彩傳統節日》。
2.論文集:參與課題的每位教師撰寫一篇有現實意義的論文。
小班組開展美德教育:
方案一:
活動主題:利用兒歌培養幼兒禮儀交往(2——4月)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召開小班組教研會議,提出幼兒在禮儀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收集、創編相關兒歌。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1.各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兒歌教學,及時溝通、交流、改進教育教學方法
2.教師在一日活動各環節選擇適當兒歌讓幼兒誦讀,在一日教學中滲透文明禮貌教育。
3.以班為單位舉行兒歌比賽,評選出“文明小標兵”
第四階段:整理總結階段
1、收集、整理優秀兒歌,創編園本教材;
2、教師總結、反思,撰寫園本教研活動總結。
隨著校本研究逐漸深入,針對我校的實際,結合上學期末質量監控所反饋的情況,部分學校和教師反映新教材教學內容和練習題型的呈現方式上存在著困惑,本學期我們把以解決課堂教學中產生的問題為切入口,新教材的使用為研究取向,確立“算法多樣化”、“解決問題的策略”兩個專題的研究。提高對多媒體設備運用的意識,以提高我校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一、基本情況
全校共六個班。全校只有24個老師,多媒體設備接觸比較少的情況下,制定以下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二、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要求,結合學科實際,努力適應新形勢,開拓新思路,求得新發展。以課程改革作為中心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工作。緊密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著眼于教師的綜合素質、專業水平的提高,造就一支師德修養高、業務素質精良、教學技術全面、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師隊伍。
三、工作目標:
1、通過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的教育活動的實效性,突破傳統的教學思維方式,更新教師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適應當代教育的形式。
2、通過計劃、有目的的校本教研活動,培養教師的教育教學機智和教育教學的應變能力。
3、通過探討解決“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這兩大教學問題。
4、認識和提高對多媒體在當代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5、提高教師對教育教學的反思能力。
四、成立數學科校本研訓領導機構
組長:校長
組員:全體教師
五、實施方案
1、集體備課和研究課。以校為單位繼續開展二次備課(按照進度完成兩周),備課組研究課包括上課、聽課、說課和評課。以備課組或教研組為單位,在校本教研活動中讓數學老師上一堂展示課,并且同樣以此作為課例,進行多階段的反思。每一節課都經過至少兩輪反思三輪試教以參與互動式活動進行評課、討論、研究并完善教學設計。
2、教學反思。提倡、鼓勵教師及時進行教育教學反思、堅持撰寫教學后記與教育隨筆,倡導教師養成反思教學的職業習慣。通過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和效果,以及整理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困惑,來發現問題;從現代教育觀念、思想與自己教學實踐對照中發現問題;通過自己的做法與別人經驗比較來發現問題。
3、由年輕教師骨干教師的引領下,帶動其他的教師學習課件,共同認識PPT在教學中的教學地位。
六、具體安排如下:
1、我們將按照校本教研日程安排的教研活動,學期前半段選擇專題進行集備課、教學反思等展示活動。
2、在第5—8周周二進行教學觀摩并研討;在第13—17周周二進行教學觀摩并研討。在第19周進行全面的總結。
3、寫好個人的教研反思材料,由學校統一收集、整理。
七、保障措施
1、學校的校長是校本研訓的第一責任人,依照校本研訓制度,統籌安排落實研訓要求,保證校訓活動的順利進行。
2、提供經費保障。
學校每年撥出一定的經費投入校本研訓活動,為校本研訓順利實施創設寬松、良好的氛圍。
3、建立獎懲制度
學校把研訓活動中教師的參與度納入績效工資管理。
一、指導思想
依據我片區幼兒園本學期的教研計劃,我們的教研活動更側重于關注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的需求,對教師在教育教學實
踐活動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和事件開展以案例研究為主題的互動式研討活動。從具體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策略入手,利用教研活動的時間為教師提供展開教師間互動研討與交流的平臺,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激發教師參與研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教師對教育實踐的反思和總結。達到全園教師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目的。
二、工作目標
1.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提高教研組活動的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不斷發展;提高園本課程開發、建設能力,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
2. 通過對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內容、形式等的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困難和實際問題,運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構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相關理論,在教師的心理、教師的能力、教師的素質等方面形成具有一定意義的理論觀點,為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貢獻;并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總結、推廣教育教學研究專題的經驗,推進我園幼教改革不斷深入和發展。
三、成立領導組。
組 長:劉曉娟
副組長:薛 雷
組 員:普德麗 李 梅 劉學梅
四、教研活動的基本原則。
1.實踐性
本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基本原則,將研究貫穿于教學始終,堅持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實踐中領悟,在領悟中升華。
2.全面性。
全園任課教師是參與的主體,每位教師都要積極參與。
3.互動性。
通過互相聽課、評課,在聽評課活動中達到共識。
五、活動實施的要求。
1.各學科的執教者要深入教材,研究教法,根據所任班級的具體情況,提高本園的幼教質量。
2.在活動中,要堅持玩中學,學中玩的原則,在快樂中發展孩子的能力。
3.各執教者要高度重視,態度認真,按照方案的要求,認真做好授課的準備。
4.參與教研活動的教師要認真聽課,做好筆記,積極參與評課活動,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教研活動的具體安排
九月:怎樣開展幼兒一日活動(以校為單位開展討論)
十月:如何提高家長工作的實效性(以校為單位開展討論)
十一月:課堂教學評價(片區為單位進行評價)
十二月:如何組織新年活動(以校為單位開展討論)
一月:如何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以校為單位開展討論)
一、活動目的及意義:
園本教研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發展,推動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家已意識到園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了科研興園、科研興教的理念,寓研于教、寓教于研,努力尋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實際的工作中如何針對這一特點,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使教科研源于教學、高于教學、指導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我園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的內容。
二、活動目標:
探索適合本園的教研活動的形式與方法,有效地促進教師的成長。
三、活動對象:
幼兒園全體教師。
四、活動內容:
小班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以課題組提出的尊敬父母、 團結友愛、熱愛集體、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
中班開展傳統節日教育,開發具有特色的活動課程,讓幼兒了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加深對祖國五千年文化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幼兒接受優秀文學熏陶,提高幼兒審美能力,豐富知識啟迪智慧、發展潛能。
大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以開展古詩詞教學為切入點,讓幼兒從詩詞中體會韻味,品味詩詞的無窮意境,從而體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五、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準備階段:二月份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組長:王霞
副組長:朱麗、石海霞
成員:馬瑩、聶靜、張靜
2、以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由教研組長組織學習有關如何開展教研活動的理論文章。
3、組織全體教師學習與研究,對方案進行分析和研討,通過交流討論達成共識。
(二)實施階段:三至六月份
大班組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本活動采取分階段、分主題的辦法逐步落實。
第一階段:摸索開展階段(以誦讀為主):
1、摸索出有效的誦讀方式與方法,為今后更深入地開展活動奠基。
2、、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對國學經典誦讀產生興趣。
3、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有韻律的誦讀古詩。
4、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古詩,激發幼兒對古詩的興趣,陶冶幼兒的性情。
5、利用部分時間,采用教師范讀、優生領讀、幼兒齊讀、
幼兒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堅持天天吟誦。
第二階段:鞏固提高階段(以班級教學為主)
1、各班結合幼兒實際情況選擇內容進行教學,運用畫、唱、演等多種形式學習古詩。
2、采取一人一課的方式教學古詩,在一起觀摩交流,共同討論最佳方案,力求教學形式多樣性,靈活性,科學性,更適應幼兒的年齡特點,易于接受。
第三階段:活動展示階段(以集中表演為主):
開展豐富多彩的古詩詞活動,。進行真實的情感教育。組織和指導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建設班級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 幼兒最喜歡各種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幼兒的才藝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們開展形式多樣的誦讀活動,以鞏固幼兒學習的成果 。
如采用古詩新唱、情景表演等方式讓古詩詞更具新意,讓所有幼兒參與其中,充分感受古詩詞的美妙意境。
通過活動的開展,把古詩文融入幼兒心中,讓中國的傳統文化不經意間給幼兒以影響,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班組開展快樂的“中國節”活動:這個活動共分四個主題,每個主題又分為四個版塊:導入——討論——實踐——評價,四個主題分別是:
第一主題:三八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
第二主題:清明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公歷4月4日至6日之間)、
第三主題:中華母親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農歷四月初二)、
第四主題:端午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農歷五月初五)、
第一階段
1、 組織課題組認真學習教育科研基本知識和有關節日活動課程的理論,使課題組人員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研究,以保證課題研究的科學化。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
2、 培訓全體教師,以觀念轉變帶動行為和變化,確立節日活動的重要地位。
3、 收集有關中國特色的節日活動資料,并以傳統文化中一些特色的節日活動作為研究的起點。
4、 建立多樣化的活動模式:
——節日活動設計
——經典誦讀
——節日活動創作(如繪畫、文學文藝表演等)
第二階段
1、行動研究法:主要解決在班級傳統節日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并落實到行動中,并根據行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活動方案,再進行實踐,從而保證研究的正常開展。
2、訪談法:與班級教師和幼兒家長進行傳統節日方面的訪談,了解班級教師和家長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活動的現狀,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據。
3、案例分析法:主要針對研究中出現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學的分析和論證,促進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4、經驗總結法:通過傳統節日在日常班級活動中的滲透,總結出傳統文化促進班級精神形成的實踐經驗。
第三階段
1.課題報告:《多彩傳統節日》。
2.論文集:參與課題的每位教師撰寫一篇有現實意義的論文。
小班組開展美德教育:
方案一:
活動主題:利用兒歌培養幼兒禮儀交往(2——4月)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召開小班組教研會議,提出幼兒在禮儀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收集、創編相關兒歌。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1.各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兒歌教學,及時溝通、交流、改進教育教學方法
2.教師在一日活動各環節選擇適當兒歌讓幼兒誦讀,在一日教學中滲透文明禮貌教育。
3.以班為單位舉行兒歌比賽,評選出“文明小標兵”
第四階段:整理總結階段
1、收集、整理優秀兒歌,創編園本教材;
2、教師總結、反思,撰寫園本教研活動總結。
一、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園教研計劃,本學期的教研活動繼續側重于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的需求,從具體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策略入手,對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和事件開展研討活動,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提高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
二、活動要求
全體教師是活動實施的主體,要求每位老師都要認真深入學習和分析教材,積極準備各項教研活動,并做好相關的記錄和總結。
三、活動方式
教研活動采用備課組活動、聽課活動和一課多磨活動等教研形式,其教研內容可以相互融通,活動上分開執行。
1、備課組活動
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相結合。個人備課要做到提前做好各項準備,骨干經驗老師書寫簡案,青年教師書寫詳案。每月兩次集體備課,堅持做到備課有計劃、有研討、有創新。集體備課的內容以教師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為主。
2、聽課活動
繼續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師徒相互自主聽課,每學期不少于八次,并做好相關的記錄。師傅做好模范帶頭作用,徒弟虛心請教,積極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3、一課多磨活動
全園教師自主選擇教學內容,采取個人備課、小組討論、借班試課、集體研討、二次試課到最后反思總結的方式進行一課多磨活動,為半日開放日做好準備。授課老師要結合幼兒年齡特點,根據幼兒實際需求,扎實有效的進行備課,聽評課老師一定按照課內比教學活動的評分標準認真聽課認真評課,并在研討中積極發言,為授課老師出謀劃策,找出不足,完善教學方式。
四、活動具體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學工作計劃。(數閱單列)
三月份:
1、師徒相互聽課評課。
2、集體備課、理論學習各2次。
3、開展“感恩”和“學雷鋒做好事”的主題教育活動。
四月份:
1、開展“一課多磨”教研活動。
2、半日開放日活動。
3、集體備課、理論學習各2次
五月份:
1、開展“勞動最光榮”的主題教育活動。
2、慶“六一”集體策劃。
六月份:
1、師徒相互聽課評課。
2、集體備課、理論學習各2次。
3、全園體育活動考核。
七月份:
1、全園教學活動考核。
2、大班、大大班畢業展示活動。
3、小班、中班綜合展示活動。
4、教研材料匯總。
為貫徹課程改革精神,更新教師教育理念,提升教師理論素養、專業水平和教學實踐應用能力,加強教師之間相互合作、交流,探討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總結和推廣先進教學經驗,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教研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實施課程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學管理,以研促教,為廣大教師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最終達到資源共享。
二、活動原則
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教研活動的宗旨和歸宿,充分體現全體性、導向性、操作性、發展性、激勵性。
三、活動形式
1、個人、集體備課相結合。
2、開展示范課、優質課、研究課等教學觀摩活動。
3、教師新課程培訓。
4、教學研討、經驗總結、撰寫教學論文、案例反思等。
四、具體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深入領會新課程的精神實質,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課程觀、教學觀、質量觀。
2、建立學科備課組,實行在教師個人備課基礎上的集體備課制度。個人備課做到“六備”,實行超周備課,教師應有教案上課,否則按教學事故處理。
3、以教研組為單位,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教研活動。每次活動應有過程、人數、具體內容等記錄和資料,教導處要參與指導,起專業引領作用。
4、教研活動應全員參與,積極圍繞活動主題內容發表個人見解、展示自我。每學期開學前由學校組織的校本培訓。
5、以學校為基地開展各種校本教研活動,如理論學習、教學研討、課題研究、教學觀摩、教學競賽、成果展示、校際交流等一系列活動。
6、參加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培訓或研修。
活動時間:20__、12、22
活動地點:二樓大廳
活動組織者:張琿娟
活動主持人:李友花
現場記錄人:李 靜
參加人員: 星星幼兒園青年教師組老師、區園本教研專題推廣班成員
一、教研活動背景:
我園老師在工作中存在從理念到行為,行為到理念轉換的脫節。具體表現為:教師觀察評價幼兒表現及行為的視角不夠專業;教師反思教育行為不夠及時。
在區教研組參加活動時,張老師推薦了《作品取樣系統》一書,經過閱讀后,書中的一些信息能指導我園的教師解決一些問題: 1、讓老師有共同的任務及共同的評價語言,有共同的架構基礎。2、讓老師了解每位孩子的成長狀況,幫助教師建立自信,讓老師說話“有憑有據”。3、協助教師作出教學決策,教師使用方法找出每位孩子正在學什么以及學的如何,也幫助教師了解自己正在教什么?需要繼續做哪些事?······
我園在學習《作品取樣系統》一書的基礎上,也嘗試開展系列的活動,內容有:1、每位教師配了一套《作品取樣系統》,利用暑假時間閱讀,寫
讀書筆記。2、對一些重點章節分步學習。3、制定我園發展檢核表。(a、結合園內教研組分領域制定,語言和體育。b、年級組制定出本年齡段的發展檢核表。c、各班制定適合自己班的發展檢核表。)
在檢核表試行中,我們將檢核表和觀察筆記、成長冊的制作結合,今天就來交流,我們如何根據幼兒的行為表現分析評價幼兒?使大家的經驗得以分享。
二、本次教研活動的核心話題:如何根據觀察到的幼兒的行為表現分析評價幼兒?
三、教研活動的目標:
1、在學習《作品取樣系統》的基礎上,探索、交流如何運用適宜的觀察方法記錄幼兒的行為表現。
2、通過交流、歸納、提升,交流如何根據觀察到的幼兒的行為,分析評價幼兒的發展現狀。
3、通過對幼兒行為的觀察分析,培養教師制定有關觀察標準以及分析評價幼兒的能力。
教研準備:1、兩位位教師準備好的案例。
2、組員前期經驗:已學習《作品取樣系統》一書的關于觀察記錄的章節。
3、各班的檢核表正在試行中。
四、教研過程:
(一)、星星幼兒園教研組研討(時間:9:00--9:50)
1、回顧教研背景。主持人介紹本次教研活動的目標,引出教研議題:如何根據觀察到的幼兒的行為表現分析評價幼兒?
2、討論交流:
話題一:通過閱讀《作品取樣系統》一書,我們了解到哪些適宜的觀察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去記錄幼兒的行為表現呢?
教師交流觀察記錄的方法。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18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