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本研修工作實施方案【精選10篇】
小學校本教研工作實施方案怎么寫?看看吧。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此時此刻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方案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校本研修工作實施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學校發展為根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決在教育教學管理、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充分體現“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課堂教學特色,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學期學校校本教研工作計劃如下:
二、總體目標
(一)通過開展校本教學研究,解決我校教育教學實際問題,教科研活動與實際教學活動密切結合,強化教研組備課組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積極開展教研活動,組織各教研組每學期開學初,系統地進行教材研究,以年級組為單位的備課組一學期進行四次以上有效率的集體備課。認真完成備課組內的備課任務,認真準備并在教研組、備課組討論時積極發言;認真參加聽課、評課活動,構建“合作備課+相互觀課+反思型說課+參與式議課+領導評課”的教研模式。從而增強校本教研的實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層次和水平。
在教學實踐的同時,要熟悉課程標準、教科書及必要的教參資料,認真制定好一學期的授課計劃;切實落實好常規教學,認真做好對學生的學業評價。繼續開展聽評課活動每位教師每學期制定一個教學研究主題;圍繞教學主題每學期至少要組織好一次以上有質量、有效率的公開課。公開課,課前要集體備課,課后要認真評議、總結、反思,以此來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推進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使公開課真正起到教學研究的作用。
(二)通過開展校本教學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共同成長,加強教師個人校本教研工作能力。
進行有計劃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將先進的經驗引入自己的教學之中。每學期教研組內組織兩次專題學習討論,把要求學生“學會學習”與教師“學會教學”統一起來,教師把自我作為意識對象,在教學活動中,把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對象,不斷對自我及教學進行積極、主動地計劃、檢查、評價、反思、控制和調節。
三、校本教研要求過程完整,環節齊全
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時經歷以下幾個基本過程。教學問題——教學設計——教學行動——教學總結和反思……按照“問題——設計——行動——反思”模式開展校本教研活動,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和提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并把它轉化為研究的課題,設計操作辦法,并在實踐中實施操作。同時加強教學中的反思,要更加清醒的認識自身教學行為的當與不當,進一步清理自身教學行為變革的方向。以此構成了我校校本教學研究相對完整的一個體系,形成特色。
四、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一)強化組織和管理,校長為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體力行者。骨干教師為教研龍頭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調研為一體。逐步成為校本教研的主力軍。
(二)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素質。
1、繼續挖掘自身資源。
2、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的優勢,狠抓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關注學校發展為根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學校所應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為了學校研究,在學校中研究,基于學校研究,研究向學?;貧w,向教師回歸,向教學實踐回歸,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目標:
透過開展校本教研,使教師們領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教育價值觀、現代教育觀,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使教師熟悉新的課程標準和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提升教師駕馭課堂潛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建設完善學校語文、數學、中心教研組網上工作室,為教師帶給網上交流學習的平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逐步實現校本教研的網絡化管理。
三、總體思路:
突出一個中心,實現兩個轉變,促進三個提高,到達五個結合一個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兩個轉變: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潛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潛力的提高。五個結合:學習與交流相結合,教研與科研相結,學習與考核相結合,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點上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則和過程
(一)基本原則
1.“為了教學”:是指校本教學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驗證某個教學理論,而在于“改善”、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升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的價值。
2.“在教學中”:是指校本教學研究主要研究教學之內的問題而不是教學之外的問題;是研究自己教室里發生的問題而不是別人的問題;是研究現實的教學問題而不是某種理論假設。
3.“透過教學”:是指校本教學研究就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而不是將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放一邊,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二)基本過程
結合我?,F狀,初步設定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時經歷以下幾個基本過程。教學問題——教學設計——教學行動——教學總結和反思……
按照“問題——設計——行動——反思”模式開展校本教研活動,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和提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并把它轉化為研究的課題,設計操作辦法,并在實踐中實施操作。同時加強教學中的反思,要更加清醒的認識自身教學行為的當與不當,進一步清理自身教學行為變革的方向。要求每一位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后經常有意識地問一問自己,教學目標在本次課中是否已經到達?主要表此刻什么地方,為什么?預設的教學設計與實際的教學進程之間有何區別?在課上又是如何處理這些區別的,處理是否得當?這次課自己感到比較得當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問題又有哪些?什么問題最突出?在下次課中打算如何克服這次課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需要克服哪些困難和障礙才能做到?這次課上學生的參與狀態如何?為什么會有這種表現?等等。
五、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一)強化組織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導小組。
成立學校校本教研領導小組,校長任領導小組組長。成立各教研組。
校本教研領導小組:
組長:喬文秋
副組長:孫文玉林桂霞
成員:呂雪晶肖海山楊麗琨劉廣會王丹丹
(二)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素質。
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活動,每學年全體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撰寫教學案例及教學反思,并作為教師年度教研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構建“合作備課+相互觀課+反思型說課+參與式評課”的合作發展型教研模式從而增強校本教研的時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層次和水平。
(三)改善和完善群眾教研制度,提升群眾教研的質量。
1.確保校本教研的時間。繼續堅持每月的某個星期五下午為群眾教研時間。
2.拓寬校本教研的資料。采取同伴互助,結合課例開展合作研究辦法,將“群眾備課”、“群眾聽課”、“群眾討論”融為一體,逐步改變以前單一的教材研究模式,拓寬群眾研究的內涵。
3.充分發揮教師個體、教研組群眾的作用,逐步改變以前唱“獨角戲”的匯報課或公開課或課題研究課,讓教師始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改善教學行為。
(四)加強校本教研的宏觀指導,不斷提高管理指導潛力。
1.實行小組專題制度。每學期各教研根據教學研究的需要,確定一個主題,各教研組按組開展小組專題教學活動。圍繞專題全組共同研究,人人做課,相互觀摩,隨時研討,構成一種人人參與,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圍。
2.立足實效,建立保障機制確保落實到位
(1)組織到位。學校構成校長親自抓、教導主任負責抓、教研組具體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網絡。
(2)制度到位。學校制定各項教學常規制度、聽課評課制度、教師外出學習匯報制,從制度上保證并激勵了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活動質量。
(3)人員到位。實施教研組長負責制,成員要深入課堂、研究教學,全面負責語數學科的教學指導工作。
附:校本教研月份安排
時間
校本教研資料
備注
二月份
1.召開校本教研專題會議,討論研究方案,擬訂計劃。
2.召開教研組長會議,布置學期工作。
3.組織參加相關學科教材培訓學習。
三月份
1.建設各教研組網上工作室。
2.各教研組活動(隔周一次)。
3.校本教研之專業引領觀看教育專家語文示范課。
4.參加各學科UC網上教研活動。
四月份
1.各教研組活動(隔周一次)。
2.參加各學科UC網上教研活動。
3.校本教研之專業引領觀看教育專家數學示范課。
五月份
1.各教研組活動(隔周一次)。
2.各教研組網上交流。
3.校本教研之專業引領觀看教育專家講座。
4.參加各學科UC網上教研活動。
六月份
1.各教研組活動(隔周一次)。
2.校本教研之數學復習課示范研討。
3.校本教研之語文復習課示范研討。
4.校本教研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校本教研總結。
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業務潛力,更快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工作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和自身發展要求,特制訂本學期個人研修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透過校本教研,努力改變自己,學習新的知識和教學方法以適應現代課堂,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和提升師德素養,以求對學校的發展起到添磚加瓦的作用。
二、研修目標
1、透過學習《教師法》,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做到德高為范,學高為師。
2、透過學習《規范》《綱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業務潛力,能上好每節課。
3、透過研修,能備好每一節課,會寫反思、會寫案例分析。
三、研修資料
1、學習幼兒園的各項教學要求,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
2、與同事合作,共同備課,撰寫案例與分析,上好每一節課。
四、具體措施
1、堅持個人與群眾學習,以個人學習為主,多與同事交流,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2、按時按要求用心參與教研組的群眾備課活動,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用心發表個人的見解。
3、用心參與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爭當優秀。
4、參與課題研究,為課題積累必備的材料。
5、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管理行為,不斷地總結經驗與教訓,促進自己不斷發展。
總之,本學期我將在本計劃的指引下,深入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這是新世紀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也是推進課程改革實驗的需要,更是課程改革順利開展的制度保障。只有用心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才能促進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實施,才能把創造還給教師,讓教師在校本教研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使教育更具有效力,使學校更具有活力,使教師更具有潛力。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新課程改革為中心,以教師為研究主體,認真學習貫徹進修校下發的《賓縣小學各學科改進常規教學的建議》,著力加強對新的《課程標準》的學習領會。遵循“培訓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題化”的原則,堅持研訓一體的發展思路,遵循教師成長和培養的規律,進一步深化教師崗位練兵,結合我校開展的“減負提質”工作,將教學、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務本求實、從小處著眼,圍繞課堂教學,從常規工作做起,從實際中來到實際中去,增強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研修目標
依據學校內涵發展的需要,我們將進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課堂,進行課題研究,改進教師教學行為,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切實解決或研究教育教學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充滿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師隊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我校提出的“減負提質”的工作目標。
三、研修措施
1、加強教育理論學習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需要我們及時總結成功的經驗與做法,討論新問題,研究新對策,因此我們要不斷學習,提高理論水平。本學年重點學習新的課程標準以及縣進修學校有關文件,領會其精神實質,明確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改革目標及具體要求,使各位教師弄清新課程標準內容,理解學科教學的性質、地位、理念及目標,正確把握學科教育的特點,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學科課程。
專任教師除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和學校的集中學習外,個人有學習、研修、提高計劃。在教師中開展讀書活動,每學期至少細致讀一本教育教學書籍。更新教師的知識觀、課程觀、教師觀,全面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通過校本培訓,使教師把學習理解為一種現代生存狀態,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
2、抓好教師的業務學習
制定周密的業務學習計劃,業務學習以“統一主題,集中與分組學習為主,測評為輔”為原則,確保學習有計劃、有內容、有討論、有中心發言人、有記錄、有實效、有檢查。要做到:
(1)自學與集體學習相結合。
(2)學習與研討相結合。
(3)自己學習與講座指導相結合。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既要有摘記,又要在集體研討中積極發言,學校定期檢查。
3、營造良好的研修氛圍
我校把校本研修與教育教學、教研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從學校和教師的實際出發,通過培訓解決學校和教師的具體實際問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能力。
(1)教研組和學年組集體模課活動常抓不懈。經研究決定每周五下午定為學年組集體模課時間,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才智,研究教學內容、學生及教學方法。通過活動切切實實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
(2)學校圍繞“減負提質”工作的深入實施,以教研組組織主題性的學習研討提高活動,引領教師用新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指導自己的成長,指導自己的發展。及時記錄自己的學習所得、精彩的一刻、難免的失誤、新穎的設想,并從中捕捉典型,撰寫案例、設計反思、論文等,指導教學實踐。教研組活動主題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課堂中實現“減負提質”,每月分教研組開展一次,主要學習新課標和本學期縣進修學校下發的有關學習內容。
4、加強教師培訓工作
為使全體教師盡快適應新課程實施的要求,學校配合縣進修學校的教師培訓計劃,組織和安排好教師的培訓工作,確保培訓工作做到“五定”,即定時間,定人員,定地點,定任務,定內容。為促進教師的進步,努力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要求學科教師互相聽評課,形成大家都深入課堂研究教學的良好氛圍。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外出聽課、學習,結合聽課的收獲和自己的感想,寫出學習匯報材料,上好匯報課,帶領教師吸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達到“一人學習,多人受益”的效益。
5、開展網絡研修活動。充分利用進修學校組織的各學科“UC”教研活動,使我校教師能夠足不出戶就能學習其他先進學校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成果,促進教師的專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6、大力培養中青年、骨干教師
對中年、骨干教師提要求,壓擔子,同時又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展示才華,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教學和研究水平,帶動更多的教師以他們為榜樣。要求他們自己有研究小課題,并要在實踐中研究,立足課堂教學,體現骨干帶頭作用。
認真抓好青年教師的理論學習,在教師中開展讀書活動,培養青年教師的讀書習慣。對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以其課堂教學流程的診斷分析為突破口,從課堂組織、課堂教學、教學研究、教學基本功等各方面把關。
7、課題引路,積極推進校本專題研究,以教科研促發展。
堅持“立足課堂,營造特色,提高質量”的原則,以應用性課題研究為主。要瞄準教科研研究的重點、熱點、難點,充分挖掘提煉。在課題研究活動中,充分發揮骨干教師、教研組長、課題組成員在教研方面的核心帶頭作用,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活躍我校的教研氣氛與提高我校教研水平,為校本研修增添新的活力。
校本教研是為了解決本校及本校教師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而進行的一種教研活動,也是立足并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資源的研究。為了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與工作要求,充分發揮教學研究工作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我校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和潛力,特制定本計劃:
一、校本教研指導思想與理念
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關注學校發展為根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學校所應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構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二、校本教研的任務:
在先進教育理念與千變萬化教育實踐之間溝通橋梁,使先進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并產生用心成果。把教師從單純的課程被動執行者主角中解脫出來,真正成為新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創設一種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忙,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教學研訓”為一體的文化環境,促進教師不斷成長與提高。深入了解并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三、校本教研主要研究資料
(一)課程研究,即新課程改革目標、課程結構、課程標準與教材開發、課程與教材評價、課程管理與課程資源、課程改革與教師等研究。
(二)方法研究,即指教與學的方法研究。包括教師的教學策略、方法與教學模式研究,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策略、方法的研究。
(三)手段研究,即研究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學與教。包括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整合等方面的研究。
四、校本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主要活動形式。以新課程為導向,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區域交流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
努力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倡導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
1、自我反思:
教師的自我對話,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并不斷總結。
2、同伴互助:
以學科小組為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
3、專業引領:
一方面提倡教師從專業名刊及互聯網上學習和引進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將專家、教研員請進學校,引進他們新的理念和教學思想,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發展。
4、學校為教師開展教研帶給硬環境,充分利用互聯網、校園網、圖書館,為教師學習、收集理論資料帶給滾動性條件。
五、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及要求
(一)成立校本教研指導小組。
組長:武增東(校長)
副組長:尹靜(副校長)、趙翠紅(教導主任)
成員:劉霞趙會唐愛華李紅明(教研組長)
(二)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素質。
1、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靈活培訓形式,全力提高教師的科研實踐潛力。每學年組織一次教師外出參觀學習考察活動,從先進或發達地區吸取教學智慧,獲得靈感,解決我校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每學年,至少邀請一位專家來校講座、講學,用心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各類教學研究會議、學習和培訓,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和水平。
2、繼續挖掘自身資源,開展各類講座。
3、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的優勢,狠抓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提高運用現代教
育技術進行教育科研的潛力。
4、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活動,每學年全體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與圍繞組內學習研究課題書寫10000字學習筆記,撰寫八篇教學案例及教學反思,并作為教師年度教研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構建“學習型”、“研究型”教師隊伍,從而增強校本教研的時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層次和水平。
(三)改善和完善群眾教研制度,提升群眾教研的質量。
1、確保校本教研的時間。繼續堅持每周五下午為群眾教研時間。
2、拓寬校本教研的資料。采取同伴互助,結合課例開展合作研究辦法,將“群眾備課”、“群眾聽課”、“群眾討論”融為一體,逐步改變目前單一的教材研究模式,拓寬群眾研究的內涵。
3、改善校本教研的形式。采取“多人上一課”與“一課多人上”等課例研究的形式,充分發揮教師個體、教研組、備課組群眾的作用,逐步改變唱“獨角戲”的匯報課或公開課或課題研究課,讓教師始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改善教學行為。
4、繼續開展好每兩周一次群眾備課講課活動,各備課組要將單元群眾備課與組內課題研究、學校教研組舉行的群眾研討等活動有機結合,把學習、實踐、反思、總結有機融合,要記錄好活動過程,相關材料要保管好。
(四)加強校本教研的宏觀指導,不斷提高管理指導潛力。
實行小組專題制度。每學期(或每月)各備課組在遵循學校、教研組制定的課題基礎上,根據組內教學研究的實際需要,確定一個研究主題開展小組專題教學活動。圍繞專題全組查找資料,制定方法策略,共同研究,人人做課,相互觀摩,隨時研討反思總結,構成一種人人參與,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圍。
(五)、加強教研組管理,發揮教研組職能
加強對各教研組工作的指導與督促,促進教研組活動資料和方法的更新。結合學校優秀教研組評選方案,對教研組工作提出明確的要求,努力轉變教研組活動流于形式、資料單調的局面,促進教研組教研活動正常有序,研究務實創新,提升教研組工作的質量,發揮教研組效能。開學初,教導處組織教研組制定學期教研計劃與具體工作安排,學期中確?;顒影磿r按計劃有序高效進行,并做好教研活動過程記錄,學期末開展好教研活動總結。
(六)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用心性。
1、鼓勵教師用心參與校本教研,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定期召開校本教研先進表彰大會。
2、立足實效,建立保障機制確保落實到位
(1)組織到位。學校構成校長親自抓、教導主任負責抓、教研組具體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網絡。
(2)制度到位。學校制定各項教學常規制度、聽課評課制度、教師外出學習匯報制、評價與獎懲制度等,從制度上保證并激勵了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活動質量。
(3)人員到位。實施教研活動組長負責制,同時學科指導組成員要深入課堂、研究教學,全面負責各學科的教學指導工作。
(4)經費到位。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學校在經費上予以大力支持,做到四個保證:保證實驗經費、保證課題研究經費、保證外出學習經費、保證校內獎勵經費。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緊緊圍繞課程改革,通過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質量,探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不斷提升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水平。
二、總體目標:
以新課改為導向,使教師們領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提升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致力于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使教師的自我反思行為縱深發展,凸顯個體價值,倡導團體合作,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校本教研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集體備課、主題校研、反思交流”等活動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
①集體備課:以學科分段為組,主備教師要提前三天把主備教案發到組內教師手中,副備教師要認真閱讀教案,并提出修改意見,作為一度調整方案用紅筆注上。在集中時討論交流,進一步完善教案,經過大家討論形成的共識作為二度調整;上完課后寫出教后反思作為三度調整。
②反思交流:通過前一階段組內討論形成的教案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進行反思交流,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己見,促進教師共同提高。
③主題教研:以教學中的問題或困惑為研究內容,確立一個教研主題進行研究,組內每人至少圍繞主題選擇主備單元中的重點內容上一節公開課,通過說課、聽課、評課、反思、教學論壇等多種形式展開討論,談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廣益達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④理論學習:圍繞教學主題組內教師還不明白,這時候需要理論指導。理論學習做到組內學習與自己自學相結合,通過理論來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四、主要工作措施:
1、本學期課堂教學研究的重點是新教材有效化教學和打造“高效課堂”。
2、各教研組要圍繞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積極開展活動,落實好集體備課、反思交流、主題教研、理論學習的四項活動,做到每周安排一個固定活動時間,周四下午為數學教研組活動,周五為綜合科活動時間,周三下午為語文教研組活動時間,在活動時把集體備課與反思交流活動結合起來,主題教研與理論學習結合起來。每次教研活動,相應教師要按時參加并積極發言,與同伴互動、共同進步。教師要樹立主人意識,勇于展示自己,促進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
3、以“新課程有效化教學”、“高效課堂”兩個大主題研究為載體,根據年級科目的特點,從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問題來確定學科教學研究主題。各科教研主題安排如下:
語文
一年級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
二年級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能力
三年級引導學生學會傾聽與思考
四年級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五年級簡簡單單教語文
六年級讓品讀與感悟齊飛
數學
一、二年級教具的使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四年級教材的二次開發,挖掘教材資源,重建生命課堂
五、六年級平常課堂求實效,踏踏實實求質量
綜合
音樂:樂中學、學中樂,讓每一個孩子都走進真善美的音樂天地。
體育:愉快合作,個性張揚。
美術:重視基本美術能力的培養。
英語:營造英語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課堂實效性。
科學:在觀察、實驗、活動中探究科學。
品社(生):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生活中感悟。
4、通過教學觀摩、專家講座、名師教學示范、案例分析、談心得體會等活動為教師搭建參與教研的平臺
5、實施常規教研“六個一”。積極鼓勵教師跨學科,跨年段,互相聽課,每人每學期聽課至少15節。加強業務學習,每學期教學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不得少于5000字。
6、鼓勵“閑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風氣。同事間要善于利用課余時間,就某個教學問題或教育現象,進行閑談,發表評論,并努力獲取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另外,就個別教師工作中碰到的難題,提倡同伴積極協助,共同解決。
7、由于校內資源有限,僅憑校內力量不可能完全解決學校、教師在教研中所遇到的問題,必須有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與。為此我們將開展“里外結合”的專業引領活動來培植一支過硬的隊伍?!巴狻奔从杏媱澃才爬蠋熗獬雠嘤枌W習;“里”即每次公派出去參加研討會教師回校后為其他教師做專題講座,為教師上觀摩課。
8、開展網絡教研,達到優質資源共享,積極參加上饒縣教研網上研討、學習活動,開創教研新天地。
根據教研室與學校工作計劃,為了切實加強學校對校本教研工作的領導與檢查,促進我校教師校本教研意識,提高教師校本教研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我校本學年的校本教研方案,主要在集體備課與電子備課的聯系,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與心得體會,“三個一”活動教學大比武。
一、集體備課與電子備課。
為使集體備課不流于形式,切實發揮教師集體優勢,取長補短,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經研究特制定集體備課實施方案。
集體備課活動在教導處統一安排下,由各教研組組織,由各備課組具體操作。
集體備課活動間周進行一次,備課內容為一單元(語文周三、數學、英語、常技周四三節課下),每次備課活動先大組集中,后分備課組小組備課,統一在指定地點完成,教研組長做好出勤記載,分管領導做好質量分析。
集體備課要求做到“三備”、“三查”。
“三備”。即個備、集備和復備。個備:在集體備課前,每一位教師都要對所教單元教材進行鉆研,在書中寫好批注;每一位教師都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學習,深入領會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自己的教學思想,醞釀課堂實施方案;集備:集備開始后,由備課組長安排主講教師根據自己準備的內容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其他教師都要認真領會,記錄自己認為更恰當的方法、策略、案例等。課堂教學結束后,由各位與會教師進行集體評議,備課組長還要針對爭議性比較大的問題組織教師討論,并最終確定教學思路與方法。復備,集體備課完成后,教師根據集體備課的內容和確定的教學思路,結合集備思想和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復備課,完成具有個人特色的備課方案。
“三查”。集備前,教師要將教科書批注和教材解讀交備課組長檢查。集備后,備課組長要將全組教師參與評議的內容交教導處檢查。校長室還將對教師復備后的教案進行抽查或全查。
集體備課與電子備課相結合。其中“集備”后由備課組長安排當周主備教師完成電子備課文稿,“復備”即備課組教師在“集備”文稿基礎上結合集備思想和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復備課,完成具有個人特色的備課方案,整個復備過程主要包括在側記欄完成改動、添加說明,在板書設計欄完成板書設計,教完后在教學反思欄寫好教學心得與體會,努力做到一課一得。
二、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與心得體會。
為了提高廣大教師的理論素養,提高理論研究懂的水平與能力,本學期繼續開展學理論,寫心得,書感想的活動,使所有教師在學習中成長,在撰寫中提高。
本學期將每月開展一次這樣的活動,并將評選出優秀的心得,并積極的向各類報刊雜志投稿。
三、“三個一”活動教學大比武。
本學期的“三個一”活動將分層次進行,逐步推進。各備課組在9月份拿出本學期開展的教研課研討課題,10月份由集體備課產生集體備課教案,11月份開展教學活動。先由一人執教開展第一輪的教學活動(備課組內每人一課),在集體評議與修改的基礎上開展第二輪的教學活動(備課組內每人一課),再集體評議與修改。在此基礎上在備課組內產生一名種子選手,由這名種子選手代表本年級參加學校組織的“三個一”教學大比武活動(教研組內每月一課),并組織評選優秀等級獎,發給相應的獎狀或證書。獲得一等獎的教師今后將不再參加校內組織的教學比武活動,也將優先獲得參加更高級教學比賽活動的權利,凡未取得校級一等獎的教師必須繼續參加“三個一”活動教學大比武。
一、培訓目標:
開展好校本項目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爭創東寶區學習型學校,打造一支科研型、學習型和學者型的教師團隊,促進教師均衡發展,使我校教育事業向全面、科學、高效的方向發展。
二、領導小組及培訓對象:
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培訓對象:全體教師
三、培訓內容與方式:
1、進一步開展“班班通”應用技術培訓,使全體教師熟練掌握“班班通”應用技術,使現代教育技術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
2、結合“比教學”活動,開展“高效課堂模式”研究,開展好校本項目“高效課堂理論與實踐”培訓,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在“高效課堂模式”研究上有所作為。
3、結合“訪萬家”活動,組織教師學習相關教育法律法規,開展關愛特殊群體學生話題討論活動,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
4、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使全體教師熟練掌握遠程資源應用的操作和運用,能開展推薦平臺的話題發布及討論活動。
5、利用網絡平臺“教育博客”“論壇平臺”打造新型教師學習共同體,實現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專業引領,促進全體教師共同提高。
6、組織和督促教師參與并順利完成“國培計劃”。
7、組織教師認真有效的開展周工作反思活動。
8、建立好“學校資源庫”,指導教師會用和用好資源庫,并充實自己的教育教學資源庫。
四、組織與管理:
1、培訓方式:采用集中培訓與自主研修相結合的方式。
2、“班班通”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培訓在微機室舉行,由遠教室、教科室負責落實具體的培訓內容,聘請培訓主講教師;“高效課堂模式理論”研究由教導處和教科室組織實施;自主研修由各教師根據學校統一安排按進度進行。
3、由德育室、安全室、教導處、教科室聯合開展期末檢查評比,并做好各類文字、網絡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
五、培訓效果的評價:
1、學習過程中要求教師做好筆記,記錄自己的心得感受,提出疑問。
2、利用網絡平臺查實績,按要求完成教育博客撰寫任務、積極參與話題發布和話題討論活動。
3、根據教師的參與程度、教師完成工作情況及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依據,與績效工資發放掛鉤。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以上級教育部門整體工作思路為依據,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開展扎實有效的教育研究活動。
二、校本教研形式
以“理論學習、群眾備課、主題教研、反思交流”等活動為基本形式。圍繞教學主題,進行理論學習。理論學習做到組內學習與自己自學相結合,透過理論來明白教育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透過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進行反思交流,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鼓勵教師大膽點評各抒己見,促進教師共同提高。
以教學中的問題或困惑為研究資料,確立一個教研主題進行研究,組內每人圍繞主題上課,透過說課、聽課、評課、教學論壇等多種形式展開討論,談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廣益到達同伴互助、共同提高。鼓勵“閑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風氣。同事間要善于利用課余時間,就某個教學問題或教育現象進行閑聊,發表評論。并努力獲取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
三、工作重點
開展每周一課??傮w思路是“提前備課,群眾悟議,個人修改,注重反思”即教師提前備課,然后教研組群眾評議,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自身教學實際進行個性化修改,課后撰寫教學反思,反思要把課堂中的閃光點和失敗處,學生的錯例,二次教學推薦等都記錄下來。這樣既加強了教師間的學習交流,做到資源共享,同時又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備課實效。
深化“課例研討”校本教研模式。同組教師備同一節課,聽同一節課,評同一節課。同組教師共同研討交流,做到三個一,說出一個優點,找出一個不足,提出一點期望。然后推選出一名教師上匯報課,課前說課,課后說反思,群眾評議。
內部挖潛,擇本校之能人,舉本校之“名師”,充分發揮本校優秀教師,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開展骨干老師示范課活動,推動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加強地方課教學的研究力度,提高團隊合作研究潛力,用心參加上級教學竟賽活動。
繼續加強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設,在已有的制度基礎上,繼續完善各項制度,以制度促發展,用制度作保障。及時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競賽活動,力爭取得好的名次。
四、管理方式
我校教研活動實行三級管理模式: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
本學期,我們主抓語、數二個教研組的教研活動。每學期每個備課組根據本組教師反映的教學問題,確定一個研究主題,并將主題上報教導處。本學期的教研活動就圍繞這個主題開展。無論理論學習、備課、上課、反思、評課等都緊扣這主題。
教研活動時間安排:語文星期五下午第三節課、數學星期四下午第三節課。
教研活動地點安排:教研組活動在電教室。
一、指導思想:
1、以課改為中心,以素質教育為指導,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突出工作重點,兼顧其他方面。我們的教研工作要積極發揮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服務于教學的職能。我們工作的主題是發展;工作的靈魂是創新;工作的重點是全面推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生存發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2、搞好研究,組織好教師認真搞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工作。
3、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努力以教學的信息化帶動語文教學的現代化。充分發揮教學信息的優勢,大力優化教學過程。
4、深化目標教學和小學課改的研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只有優化教學過程,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才能真正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二、狀況分析
教師情況:教師自身注重學理念,重實踐,練內功,求發展,教研組內注重抓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教學流程的管理。
三、教研目的
1、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總結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
2、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總結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制度,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努力把教研組建設成學習型組織,推動課改目標全面落實。
四、活動形式、制度保障
活動形式:建立以“自我發展,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談,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骨干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并通過教學觀摩,教學開放日,為教師參與校本研究搭建平臺,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以“問題—計劃—行動—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三研即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生研究教材就是要通覽全冊教材,對各單元、各課的課時分配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根據本單元/本課所要求的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對學生也應注意各種方式。
2.自我反思:教師自我對話,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思考,審視、分析,結合教師專業化發展需要提高學習,制定個人教學計劃,并根據學校校本教研培訓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進行決策。要求教師隨時對自己的教學效果寫反思,教學完幾個單元后,要求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總結自己的心得體會,進行經驗總結。
3.同伴互助:以教研組為互助的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幫帶扶”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點評,各抒己見,以教師或學生生成的問題為內容,將問題帶入年級組開展研究。
制度保障:
1、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學科的目的任務,討論確定教學要求,制定學期教研組計劃。
2、組織教師學習常規建設,實現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考核平定等環節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3、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根據學校課題確定教研組、個人學期研究課題,有計劃地開展研究與交流匯報,組織教學研究課,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交流,推廣經驗。
4、組織每周1—2次教學研究活動,主要內容有組織備課、檢查教案,研究解決教學疑難問題,學習教學經驗、教改經驗,總結工作,討論分析學生地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質量等。提出解決問題地具體措施、方法,每次活動有記錄。
5、充分發揮骨教師的帶頭作用,落實到人,加速培養全組教師,每月兩次聽、評課活動。
6、作好資料積累,總結經驗。
五、活動內容與時間安排
1、如何指導低年級看圖寫話
2、研究新課標中的閱讀教學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14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