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課改實施方案(9篇)
為了確保日常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小學數學課堂課改實施方案,歡迎借鑒參考。
一、課堂教學實現生活化
數學學習不能脫離生活現實,學習數學實際是為了用數學以及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要實現課堂教學的現實化,就要從備課抓起,備任何一節課的時候就要想到新知識與實際例子之間存在什么聯系,生活中哪個地方哪個時刻可以使用它。作為教師,我們堅決不能照本宣科,應當將數學知識融入實際情境中。對于例題的呈現,特別是有些枯燥的例題,可以選擇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例子;在數學教學中,對于動手實踐的課堂教學,教師不能包辦代替進行灌輸式教學;對于備練習,發現與實際生活有聯系的練習,就可以放入課件,與書本上的練習題配合使用。
實現問題從生活中來,又回歸于生活。例如,在教學“整數的加減法”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周末,王老師乘公交去亭林公園,一上車,包括我一共有15個乘客,到下一站上來10個乘客,下去2個乘客,現在公交車上一共有多少人?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提問:你認為應該怎樣列式計算?我把原本枯燥的例題換成學生熟悉的情境進行教學,學生就很自然地在情境中進行思考,從而學生找到了三種不同的解法。解法1:可以用原有的人數15,加上10,再減去2,就是先加再減。
解法2:也可以想想先下去2個乘客,再上來10個乘客,就可以用15,先減去2,再加上10,也就是先減再加。解法3:還可以想想上來10個乘客,下去2個乘客,就是上來8個乘客,先用10減去2,再用15加上8,也是先減再加。學生先自己列式,試著解釋,和同桌相互說一說,這樣的教學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理解了整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了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適時表揚課堂練習優秀的同學,激勵其他學生學習,從而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二、讓學生在數學課堂感受和體驗數學
在學習數學時,小學生的思維活動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小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習對熟悉的生活情境帶有濃厚的興趣。數學教育的基礎是小學教育,那么怎樣把枯燥抽象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小學生發自內心地愛上數學,從而主動地用數學,在學生面前展現一個色彩斑斕的數學世界。
我們可以將數學知識生活化,把抽象空洞的數學知識化成具體現實的情感體驗與實踐操作,將數學學習更加貼近生活實際,從而使學生更加有興趣地學數學,感受和體驗數學的價值,讓學生主動應用數學。在實際教學時,要關注從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與生活實際入手,從而使學生自己學數學、用數學。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通過讓學生動手切土豆,來認識“面”“棱”和“頂點”,先切第一刀,讓學生摸一摸新切的面,和切之前有什么變化,從而得出切出的是一個面。
再切第二刀,觀察發生了什么變化,指一指新增的邊,并想一想它是怎么形成的。重點說明: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最后切第三刀,觀察又有什么新變化?指一指新增的點,并數一數它是由幾條棱相交而成的。重點說明: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最后利用課件演示將一個土豆切成一個長方體的過程。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真正感受和體驗到了數學的魅力與價值。
三、用實、用好情境圖
小學數學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為我們小學數學教育者提供了大量的情境圖,絢爛奪目的圖畫、活靈活現的故事,學生深愛的卡通畫,這些將枯燥乏味的數學變得靈動起來,這為我們的教學設計賦予了生命。教材例題以圖的形式來展示,并不是要求教師局限于圖中,必須看圖、用圖、講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比較真實的情境,利用實物進行教學,學生動口、動手,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學生對數學學習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學習數學就會更有效,從而就會有真實地感受和體驗。用實、用好情境圖,我會利用書上的圖片來尋找生活中對應的實物和圖片。將枯燥的數學知識更貼近現實生活,使數學學習變得靈動起來。
例如,在教學“樹葉中的比”時,利用課前大家收集的很多種樹的樹葉,仔細觀察采集的樹葉,看看每種樹葉有什么特點,先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再集體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采集的樹葉,并說出最喜歡的是哪種樹的樹葉。出示一些常見的樹葉圖(教師采集的以及教材第66頁上的樹葉圖),引導:請大家進一步觀察這些樹葉,看看它們的大小、形狀是怎樣的?不同樹葉的大小、形狀區別在哪里,相同樹葉的大小、形狀又有怎樣的關系?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里和大家分享。指出:不同樹葉形狀一般不同,同一樹葉,形狀是相似的。
從而引導學生思考:同一樹葉的形狀相似,從數學的角度來看,反映了什么特點呢?指出:長與寬的比的比值接近。不同樹葉的形狀一般不同,在數學上又反映了什么特點呢?指出:長與寬的比的比值不一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闭n開始教師組織學生欣賞自己采集的樹葉,再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樹葉的大小、形狀,由此引入話題,提出問題,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要對學生有新的認識,不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每一個學生都有他的優勢與不足,不能一刀切。當學生無法獨立解決問題時,不能一味地斥責,要充分理解信任學生,給學生留有自尊,不能讓學生在全班面前抬不起頭來,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其次,和學生交流時,可以蹲下來和學生平等地交流,目光要和藹,語言要親切。如“真默契,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一模一樣?!薄澳愕倪@個想法很有創意?!睂τ诨卮鸩坏轿坏膶W生,我尋找他答案的亮點,比如“你能解釋一下嗎?”“你說得有點道理?!?/p>
我聽明白了你的意思?!闭n尾,我一直會問:“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體會?對于你自己的表現,還有遺憾嗎?還有誰也想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在這樣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下更加樂意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教師尊重學生是有效組織教學活動的第一步,除了尊重,我覺得教師不能吝嗇贊賞學生。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只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極其細小的進步,贊賞他才會有更大的進步,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例如,在教學“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時,教師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甲、乙兩個人合伙做生意,甲投資10萬元,乙也投資10萬元,到年底共賺了3萬元。這3萬元應該是怎么分配的?學生交流,得出平均分,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追問:如果甲、乙兩人合伙時,甲只投資了3萬元,乙投資了10萬元,到年底賺了3萬元。
這3萬元還能平均分嗎?為什么?學生討論后得出不能再平均分,你能解釋一下嗎?為什么不能平均分?在這里,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基礎,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先創設平均分的問題,再呈現不能平均分的問題,形成思維沖突,讓學生感受需要新的方法。在這樣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下,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我們在實踐、反思、探索中不斷成長,每一節數學課后我們進行自我反思與總結,新課程、新理念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對于使用教材,我們可以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創造性地處理教材,以實現課程目標,攻克教學重點、難點。小學數學改革要有實質性的變化,就要從每一位教師的觀念上轉變,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改善教學方法。
1.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
1.1思想性與科學性結合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更注重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的整合。將數學思想滲透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數學學習方法的教學,重視數學中的思想情感教育。
1.2基礎性與智力性的結合
小學生基礎存在差異,在數學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在這一特點下,數學教師應當注重數學內容基礎性和智力性的區分和結合,在加強數學基礎知識教育的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開發學生的潛力。
1.3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結合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方法上應當具有完善的理論基礎,通過正確的理論思想指導教學活動。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嘗試通過更多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理論和時間的完美結合。
1.4形成了新的考試評價體系
小學數學考試隨著數學教學變革而發生了改變,逐步形成了適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評價機制,改變了傳統的只以考試分數為定論的模式,增加了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平時成績等方面的評價??荚嚨男问胶皖愋鸵苍谥饾u多樣化。
2.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應對策略
2.1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天性活潑,性情不拘一格。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在課堂上注意營造輕松、融洽的課堂學習氣氛。相關研究表明,只有在放松、自然的狀態下,小學生的各種學習潛能才能開發,從而被教師挖掘。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時刻注意課堂氣氛,盡量避免壓抑的課堂氛圍,通過教學語言、教學活動活躍數學課堂的整體氛圍,如通過提問問題的詼諧語言調節課堂氣氛,使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堂,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感的良好結合,可以促使學生產生穩定的數學學習動力。
2.2聯系實際生活,引導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學科在做到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時才能夠發揮出它的作用。在進行課堂、課外練習時,數學教師要盡量設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的應用題。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是和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習數學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是有用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情境創設,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數學學習內容,以此更好地體驗數學學習。數學教師可以組織各種與數學有關活動,發動學生搜集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比如數字游戲、數學教具的制作、數學故事會、數學黑板報等,在這些活動中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得到增強,從而鍛煉學生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3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
數學的學習重在邏輯思維的建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當然,小學生的邏輯思維的建立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培養下慢慢形成。教師要在尊重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各種數學思維能力。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和意識接受程度,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進行數學思維方式的鍛煉。另外,在數學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比如假設思想方法、類比思想方法、符號化思想方法、分類思想方法等常見的數學思想方法。在解答一個問題時,如果有多種方法就要盡量全部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能力基礎,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最簡方法。
2.4數學教師要與時俱進,注重學習和自身提升
隨著時代的進步,知識更新得越來越快,這就要求教師及時了解各種學科資訊和發展趨勢,緊跟時代的步伐,培養出適應當代的優秀人才。數學教師要在新課改中與時俱進,要用開放的心態面對新知識,緊扣時代脈搏和數學教學的實質,同時,數學教師的個人素養也極為重要。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少,很容易受到任課教師的影響。數學教師不僅要具備足夠的文化知識儲備,還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品德修養。小學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意識到自己的言行舉止都可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多反思總結,強化教學效果,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社會棟梁。
3.結語
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真正目的是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水平。教學包括“教”與“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注重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還要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此外,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的結合講授。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起到關鍵作用,因此,數學教師要與時俱進,多學習,多總結,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為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前言
眾所周知,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有效的學科之一,《全曰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頒布以及新一輪的數學課程實驗的開展,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隨之迎來了一場新的變革?!缎抡n標》提倡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其理念具有跨越式的意義,對于全國的小學數學教師來說,正確理解《新課標》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所提出的新要求,對其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進行調整與改進,是其面臨的主要任務。
二、新課改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1、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轉變教學思想
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對學生充分尊重并及時了解學生,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要予以積極評價,進而在師生之間建立起一種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踴躍展示自己的個性,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要對學生給予充分的關注,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出現錯誤的學生要予以耐心地引導,幫助他們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熱情和信心。
2、新課改要求能夠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創造能力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擺正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主導與主體的地位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多給學生動口、動腦和動手的機會,通過啟發或引導,幫助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得出結論,最終達到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過程的目標。
新課改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啟發學生通過自身的認真觀察,主動發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通過概括和應用對規律予以發現和掌握,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3、新課改要求教學方法能夠更貼近生活
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能夠更貼近生活,能夠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提取學習材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其實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處處存在,并非遙不可及,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尋找與發現數學。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將生活中的數學實例與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善于利用生活中有趣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積極性。
三、新課改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1、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高效導人課堂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情感活動會影響其認知活動,愉悅的情感會使小學生的感知更加敏銳,思維更加活躍,記性也會更好。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小學生愉快地走進數學世界。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生動的開場白、新奇的教學方法、有趣的案例、精彩的結尾,都會讓小學生處于興奮的情緒狀態,學習激情爆棚。
小學生正是處于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在課堂伊始如果能用一個新奇有趣的案例導人教學,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那么他們就會有濃厚的興趣聽完整節課,進而課堂教學的效率必然會比開篇就直接進人教學內容的效果來得高。
2、合理選用教學方法,進行啟發式教學
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傳統的因教學時間緊,教學任務重,以及教師缺乏教學技巧而采取的填鴨式教學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新課標所倡導的新型教育理論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及時淘汰傳統的教育方法,及時學習最新的教育理論,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與革新。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小學生們就像一張張純潔的白紙,需要教師擁有足夠的耐心與愛心對其進行正確引導與呵護,幫助學生培養和鍛煉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3、深人研究教材,不斷進行教學反思
新課改對小學數學的教學要求,促使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人研究,以教材的內容為依據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主動求知與探索的精神,從而使得教材的作用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更要引導學生主動從生活中探索和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明白數學源于生活,更服務于生活,鼓勵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對生活進行細致觀察,主動發現并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反思是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分析,從中發現自身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分析,進而通過合作或者其他方法對其教學加以改進。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一種重要方法,教師可以從中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的`得失進行分析,其過程包括: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驗證結論
發現新問題。小學數學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客觀分析,總結其中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學經驗,對以后的教學更是具有指導意義:通過分析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總結經驗教訓,找出解決同類問題的方法,進而指導今后的教學,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結語
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尚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全國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重視其課堂教學的改革,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致力于促進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貫穿于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然而,受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方法等因素影響,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并不理想。一些學生之所以不喜歡計算教學課,主要在于有些數學教師習慣于搞題海戰術,使學生覺得計算就是無休止的練習,因此,針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現狀,如何培養學生計算興趣,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運算能力,是本文著重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問題;改革策略
一、小學生數學計算教學的現狀
1.一些教師習慣于搞題海戰術,過度追求算法多樣化
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對于計算教學認識理解不夠深刻,不能夠以學生為中心,有效的開展計算教學;同時,對于計算教學的重要性也認識不足,覺得計算教學就是搞題海戰術,無休止的練習,導致學生對計算教學缺乏興趣。近年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對情境教學的重視程度比較高,而對于計算教學還缺乏足夠的重視,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學數學教學也在改革中不斷發展,然而,一些數學教師過度關注現代化教學手段,無論教學方案還是教學內容,都習慣于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過于形式化,反而影響了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效果。另外,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一些教師過度追求算法多樣化,追求新型教學方式,教學形式雖然越來越多樣,但是卻沒有得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2.學生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對基本計算規則理解不透徹
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邏輯思維沒有發育完善,因此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往往只關注表面的數字,至于數字數據之間的關系,卻沒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對于數學計算缺乏完整性的認識。因此,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一些學生并不是不會做計算題,而是在計算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粗心、馬虎的不良習慣導致計算錯誤,或者是在計算過程中抄錯數字,或者是在計算過程中把加法看成乘法,或者是在計算過程中漏寫數字,總之,不良的學習習慣,注意力不集中,影響著小學數學計算效果。對基本計算規則理解不透徹,也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經常出現的問題之一,教師講解計算方法時,學生不認真聽講,覺得自己已經弄明白了,在遇到同類計算題時,也能夠將結果算出來,在計算過程中不會舉一反三,對概念規則理解不深,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
二、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改革
1.培養學生計算興趣,注重學生口算、心算能力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也非常關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使得枯燥的計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以便于增加學生計算興趣,培養學生堅韌的“計算意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學生心算的培養,心算是以書面為基礎的,準確、快速的心算訓練,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堅強意志,更有利于根據教學內容提高口算、心算能力。注重學生口算、心算的培養,不能夠急于求成,要從易到難,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的一步一步地提高,以有效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注重學生口算、心算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一些口算、心算比賽,題目的設置可以突出一個主題,在訓練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找規律,注意探索規律,養成良好的口算、心算習慣,以便于學生日后做題過程中,能夠主動尋找題目的規律所在,增強口算意識,養成口算習慣,以有效激發學生心算興趣,提高學生心算能力。
2.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計算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內容要盡量貼近于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才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同時,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將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生活數學融入數學教學中,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數學計算教學的價值。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基礎。因此,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有效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小學生計算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我們要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拿到數學題后看清楚要求,掌握主題中給出的信息,然后根據主題中最重要的信息找到解決方法,心里有了把握才能做對題目。其次,要引導學生仔細計算,仔細書寫,仔細檢查符號算法是否正確。寫作一定要認真,要看清楚數字的標題和運算符號,在運輸過程中書寫格式必須規范,不急不搶,垂直對齊,數字連貫。做完數學題后,要將結果正確填入空格內,并仔細檢查計算結果,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讓枯燥的數學計算變得有趣。
3.端正學生計算數學態度,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我們還要端正學生計算數學態度,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小學生在計算數學教學中,對于數學計算能力重視程度不夠,在學習過程中死套公式,總是不能夠擺脫固定的計算方法,導致一旦遇到計算步驟較多、比較復雜的數學計算題,就會失去耐心,導致計算錯誤。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端正學生計算數學態度,引導學生認真計算、檢查,使學生能夠真正懂得計算的重要性。近幾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數學計算是一個多種思維的過程,不僅需要觀察力、判斷力,更需要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能夠自主發現問題,學會總結和反思,以便于能夠尋求最佳的解題方法,少走彎路,進一步理清解題思路,提升計算能力。
三、結語
作為小學數學教學重要一環,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對于學生學好數學非常關鍵,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所以,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培養學生計算能力,促進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引言
課程作為教育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關注,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每個學科都成為關注的焦點,而小學數學是其中最為關注的學科之一。國外的課程改革進行的較早,美國和蘇聯率先開展了小學數學改革,此后,逐漸蔓延到其他國家,將這次改革推向高潮,中國也不例外。數學是此次改革中的指導科目,而小學數學是打好數學理論基礎的基石,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學科。本次進行的小學數學的改革,涉及區域大、教學改革幅度廣,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改革。本文將對小學數學改革的特點進行分析,從中找出改革存在的弊端,進而總結出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
二、小學數學改革的特征分析
1.小學數學改革的特征
綜合分析小學數學改革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沖破了對數學系統的硬性分割。抹掉了課本中代數和幾何的劃分范圍,在小學課本中融入了部分初中的基礎內容,使小學階段的數學內容更充實、全面;
(2)融入了一些現代的數學知識。例如:簡單的函數公式、集合的定義及統計學等,讓小學的數學課本更加系統化;
(3)優化了以往的數學知識。新課改將原有的數學知識進行結構化的處理,使課程內容更加嚴密,使學生能夠對相關的數學知識有更全面的了解;
(4)規范了學生的數學思想及計算原則。新課程能夠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并應用數學符號及專業用語,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數學所散發的獨有魅力。
2.小學數學改革的弊端
對于小學數學的課程改革有上述積極的特征,同時也有很多弊端是我們不容躲避的,歸納這些弊端對于指導小學數學向著良好的勢頭發展意義重大??梢詮囊韵聨讉€方面進行分析:
(1)過于重視數學特性的彰顯和數學性思維的培養,忽視了教學方法的部署,導致抽象的概念太多。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小學生認為學習數學定義很吃力,負擔太重。學生為了保證完整無誤的記住數學定義而死記硬背,常常沒有真正理解定義中蘊含的數學內容;
(2)加大了課本內容的難度,阻礙了學生在自學課程過程中對知識點的理解。新課改后的教材內容比原有教材更加豐富多彩,與此同時,難度也有所提高。教材中的某些定義是教師都很難全面掌握的,對于學生而言更是無從下手。學生的學習難度加大會對其學習的積極性起到反作用,學生整體的數學水平很難保證。
(3)高難度的教材內容導致教師在要求學生具有更高能力的同時忽視了教學技能。教師在講解的時候注重學生是否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的定義。
(4)僅通過簡單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對一些發散性較強的思維方式只是稍作介紹,影響了學生形成全面、周密的思考方式。與此相關,學生的知識是由教師強制性的灌輸而進行記憶的,如果稍遇到一點復雜的問題,就很難進行獨立思考。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次課程改革對于小學數學課程的調整并不完全盡如人意,仍然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在知識層面上,本次改革適應了當今教育的需求,卻沒有考慮到授課對象,也就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效,對知識的掌握速度慢,掌握程度差,沒有將學生的基礎性及個性列入編制教材的因素當中。另外,因為數學課程內容過于繁瑣、枯燥,所以缺少生活材料供教師應用,老師也只能延續以往應試教育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課程講解。面對高難度的教材,教師的精力被耗盡,無暇關注學生的接受效果和思想變化。小學生尚不能對如此抽象、難度極高的數學教材并不能產生學習的興趣。小學生在接觸知識時,一般都要同現實生活相聯系,從中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感受快樂與成功感。事實中,由于課程教材的難度過大,小學生需要用很長時間來理解課程知識,這就打擊了學習的興致,出現成績降低、信心下降的情況,更有甚者對數學學習出現恐懼心理,影響以后的成長。因此,即便小學數學的教材經過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時代要求相悖,或者依舊沿用傳統的授課形式將無法釋放出課程改革的意義,也無法助力小學生的成長。只有課程改革與教學方法之間緊密的配合才能通過新課程內容的講授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三、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因素
正因為當前小學數學改革中尚有弊端,我們在進行小學數學授課時,要謹記以下要點,唯有把這些關鍵因素融會貫通到實際教學中,小學數學教育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學生要熟練掌握必學的數學基礎知識與技能。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基礎,進而為數學學習奠定扎實的根基,鼓勵學生面臨學習中的重重困難。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說的數學基礎知識指的是讓學生熟練掌握知識及數學技能的本質,而不是僅在表面層次上進行理解。
(2)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融合,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時同純粹的數學環境相聯系,讓學生利用綜合性的目光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更深入的理解知識的本源。
(3)教師應幫助學生提高接受能力。學生的接受能力提高了,理解能力自然較強??梢宰寣W生在進行課程講解時,更直觀的掌握知識的重點,增強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之上才能更深入的記憶相關內容。
(4)協助學生積極開展自主學習活動。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推進,作為當今社會的小學生,教師應重點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動手能力,努力讓學生認識到自身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動手過程中能夠靈活運用思維,培養數學素養。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的課程改革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小學數學也不例外。面對這樣艱巨而長遠的教育措施,教師務必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素質,要轉變課程教學方法。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建立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在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獲取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達到自主探索知識,豐富自身成長的目標。
一、數學學科發展現狀分析
在經過了一學年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對于計算還是會出現個別偏慢,易出錯等粗心問題。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依賴心理,畏難情緒。這個學期我應該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思維的發展、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長度單位,100以內的加減法(二),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一)(二),觀察物體(一),認識時間,數學廣角(搭配一)和數學實踐活動量一量比一比。
二、數學學科發展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2、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3、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6、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使學生知道“l時=60分”,學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二)數學思考方面
通過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例,讓學生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問題,向學生滲透簡單排列與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并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單元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 長度單位
1.使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5.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習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第二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第三單元 角的初步認識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2.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第四單元 表內乘法(一)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
2.使學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乘法的口訣是怎樣得來的。熟記2~6的乘法口訣,比較熟練地口算6以內的兩個數相乘。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乘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五單元 觀察物體
1.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3.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4.通過以上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第六單元 表內乘法(二)
1.經歷編制7~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7~9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記熟7~9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計算。
3.會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通過編制口訣,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第七單元 認識時間
1、使學生認識鐘面,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
2、讓學生經歷1時、1分的時間,初步建立時分的概念。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研究教材,設計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
2、促進教師改變陳舊的課堂教學方法,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大程度地推進學生的發展。
二、活動組織形式
針對我校教學教研組的情況,有很多優秀數學骨干教學的帶動,通過觀摩課,開展“以課改理念看課堂”為主題的評課活,從優、缺點兩方面評價課堂教學及時給執數教師指出不足,真正創設良好的教研氛圍。
三、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教研組長教研組成員認真學習《數學課程》;
2、根據教研活動主題,主講教師要確定研究課的內容,說課時間,上課時間和聽課的時間;
3、上課教師做好充分準備,以吸引學生和聽課教師;
4、教研組成員,先通過聽上課教師說教材,說教學活動課程,大家根據講課教師內容的呈現,從各自的認識和數學經驗出發,給他提出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讓他及時的調整數學活動方案,準備教學資料及教學用具。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活動時間:11月14日:15:15—15:55
地點:四(1)班
活動步驟與具體地注:
1、教研組長向組員明確本次教研活動任務;
2、由執教者說課;
3、觀摩研討課:四(1)班:《運算定律》。
各個教師分工做好觀摩記錄:
(1)李汶娟:記錄數學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及時性。
(2)張文武:記錄教師課堂提問的次數和人數;
(3)李艷:記錄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和人數;
(4)秦敏:記錄學生的各種反映,各種表現的學生;
(5)熊艷:講課教對課堂教學突發事件的應急對策與采取措施的處理辦法。
4、教師評課并進行摘錄:
組織教研組成員對照《教學課程標準》開展“以課改理念看課堂”為主題的評課活動對本堂課進行記錄、分析、評議提出改進建議。
第三階段:
根據陳鳳老師提供的研究課例,全校教師就如何把“農村小學教學課堂有效教策略的研究”展開專題性大討論,使老師們在交流溝通中互補經驗,共享資源,在互相學習,相互交流中發現不足,帶動教研活動的發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校整體教學質量。
我們相信,只要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我校本教研活動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成果。
一、指導思想:
為營造校園數學學習氛圍,弘揚數學文化,激發提高學習興趣,培養數學學習方面創新能力。我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項數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了解數學、獲取數學知識的舞臺,在校園里形成濃郁的數學文化氛圍,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魅力,發現數學的無盡樂趣與無窮奧妙,進而產生一個良性循環,服務與提高自己數學的學習。
二、活動主題:
數學+探究=智慧+快樂
三、活動口號:親近數學 挑戰數學
四、活動內容:
1、數學日記
2、數學手抄報
3、口算及速算
4、數獨
5、24點游戲
6、數學智能
7、五子棋。
五、參加人員:
中心小學全體教師及學生、各完小數學教師及學生
六、領導小組:
組 長: 梁志法
副組長: 朱貴東 梁永強 陳為文
成 員: 朱貴偉 杜恩碩 倪曉燕 解學奎 胡善竹 解世章 陳兆祥 高興華 房東祥 王榮正
七、活動時間:
1、預賽:(10.8——10.25)
2、決賽:(10.28——11.7)
八、活動方式
各小學自行組織預賽,選出一定數量的參加決賽的選手到中心小學進行決賽。
九、活動過程
10.28下午兩點:
口算、速算比賽活動方案,(組織主持者:杜恩碩 管西秀)
一、活動目的:
1、加強學生對計算的熟練程度,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培養正確的計算能力。
2、通過競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重視口算(速算),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參賽對象:全鎮三至六年級學生(每班選出1名)
三、比賽地點:多媒體教室
四、活動過程
1、比賽方式
A、口算
①、口算題80道,時間為5分鐘。
②、同等時間內做對的題多為勝,同等成績的選手則根據書寫工整程度決定。
B、速算
每班選出的1名學生,在10分鐘內做對的題多為勝,同等成績的選手則根據書寫工整程度決定。
五、評比和獎勵辦法
1、最終評定成績為口算與速算成績相加。
2、各年級按照成績的高低,獎勵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優秀獎若干名。
數獨活動方案:(組織主持:徐紀雷,張同飛)
一、目的:
1、認識數獨,掌握數獨的游戲規則和基本技巧。
2培養學生的分析、邏輯、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二、 參賽年級:中高年級
三、參賽辦法:
第一階段:初賽。
各學校自行組織初賽,組隊。每年級每班選出正式參賽隊員1人。參加現場年級決賽。
第二階段:現場決賽:
個人競賽:時間:15分;形式:單獨筆答;計分方式:每填對一個數計1分,上不封頂。
班級合作競賽:時間:5分;形式:班級合作筆答;計分方式:每填對一個數計1分,上不封頂。 比賽設置個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若干名(以個人成績為依據)。班級優勝獎1名。最佳合作獎1名(以班級合作成績為依據)。
初賽:各完小
決賽;多媒體教室
10.29下午兩點
數學24點計算比賽活動方案(組織主持者:王啟菊 張俊霞)
一、活動地點:多媒體教室
二、活動內容:三至六年級24點計算競賽。
三、活動具體措施:
1、以各完小各年級為單位,各年級開展數學活動競賽,每班選出1名。
2、由評委評出出各年級獲獎名單,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若干名
五子棋比賽(裁判:解學奎、陳修好、陳志榮、葛平山)
一、活動地點:中心小學
二、 參賽年級:三至六年級
三、參賽辦法:
第一階段:初賽。
各學校自行組織初賽,組隊。每年級每班選出正式參賽隊員1人。參加現場年級決賽。
第二階段:現場決賽:
同年級兩兩相對,三局兩勝,比賽采用淘汰制
最后決出年級冠軍,亞軍,優勝獎若干。
10.30
數學日記比賽
一、活動地點:各完小
二、 參賽年級:三至六年級
三、參賽辦法:
1、各學校自行組織初賽,各完小每年級選出兩篇優秀作品上交中心小學教導處。
2、教導處組織評審組,評出優秀作品出版。
數學手抄報比賽
一、活動地點:各完小
二、 參賽年級:一至六年級
三、參賽辦法:
1、各學校自行組織初賽,各完小每年級選出兩篇優秀作品上交中心小學教導處。
2、教導處組織評審組,評出優秀作品出版。
10.31下午兩點
數學智能比賽,地點中心小學多媒體教室。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現代教育區別于傳統教育的顯著特征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個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和諧地發展。學生主體參與教學逐漸成為主體教育研究在教學領域的一個熱點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幾年中,隨著新課改理念的逐步深入,小學數學教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同時課堂教學中也產生了許多的困惑。為此,我校推出了小學數學“探究式”四環節教學策略,用以規范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從一年來的實施情況看,成效顯著,但也存在著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不夠,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不強,重教法輕學法等問題。為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創建主體參與型課堂,真正樹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的意識,結合“探究式”四環節教學策略的推廣使用,我們提出本課題研究。
二、課題的界定
“主體參與”有如下兩個含義:
(1)“主體參與”是指學生以認識的主體和思維過程的主體來參與課堂教學,體現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新性三個方面。
(2)“主體參與”并不排斥教師的作用,教師依然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教學模式就是教學的一切,它包容了教學的所有方面,是教育思想、教學理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有機融合。
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是指學生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運用一定的科學方式,積極而又創造性地主動介入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從而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和提高素質的教學策略。
三、研究的目標
1.構建“以學生主體參與為前提,以問題解決為線索,以思維發展為核心”的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2.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培養一批科研型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四、研究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所有知識都是被建構的,包括認知結構”,“數學應被兒童再發現或再建構”,“一個人的數學知識必須基于個人對經驗的操作、交流,通過反省來主動建構,??教師的重要任務是按照學生的思維模式,建立學生的數學意義,促進他們有意義的發現學習”。建構主義觀下的數學教學,不是學生對教師所授予的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以學生已經具備的經驗為基礎的主動的建構過程,是在每個學生業已存在的不同數學世界里,通過自身的內化重組,操作和交流,主動地進行建構的過程,其中教師應該是數學建構活動的深謀遠慮的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和評價者。
2.發現學習理論
發現學習的積極倡導者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主體主動地通過認知,獲得客觀事物的意義和意象,從而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他強調教師應當制訂和設計各種方法,創設有利于學生自行發現、探索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個積極主動的“索取”過程。
3.數學的自身特點
數學高度抽象的形式化的特點更需要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主動性、創造性,更需要學生的主體參與,用弗賴登塔爾的話來說,就是“讓他們經歷數學化的過程,這是數學教學的第一原則”?!疤剿魇菙祵W教學的生命線”,要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自己去”發現”。全方位建構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學習主體,是現代數學教育的發展趨勢。
4.現代學生觀
現代學生觀包含四層含義:
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②學生是一個發展的人;
③學生是一個獨特的、有完整個性和獨立人格的人;
④學生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其它三個方面能否能得到教師的尊重是基礎,否則學生的主體性就成為空談?,F代學生觀強調要以提高學生的主動創新能力,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五、研究的內容
1.構建“以學生主體參與為前提,以問題解決為線索,以思維發展為核心”的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模式。
2.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原則和實施策略。
六、研究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生是認識的主體。在實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要創設帶有啟發性、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思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大膽猜想,凝練觀點。面向全體,給各層次的學生都提供表現自我、實現自身價值和獲取成功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真正實現“機會均等”。
2.探究性原則
數學既是系統的演繹科學,又是一門實驗性的歸納科學。因此,探究性既體現在邏輯思維方面,又體現在數學實驗方面。要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就要提供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空間和時間,通過觀察、實驗、分析、綜合、歸納、類比、猜想、抽象、概括等探索研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3.主動性原則
創設恰當的情境和平等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主動參與,拓展學生發展空間,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開展自己的創造力。
4.應用性原則
數學教學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把數學學習與現代的社會生活密切結合起來。
七、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小學各年級的課堂教學。
研究方法:以實驗研究法為主,以調查法、分析法、總結法為輔。
八、研究的步驟
本研究周期為兩年,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20__年9月——20__年12月)
(1)學習有關主體參與研究的理論,明確研究的意義;
(2)撰寫研究方案;
(3)成立課題組,明確研究分工;
2.研究階段:(20__年1月——20__年12月)
(1)各實驗校制定子課題研究方案和學段研究計劃;
(2)圍繞研究目標和基本模式,分學段開展研究,逐步構建和修訂各課型模式;
(3)做好研究材料的收集與整理。
3.總結階段:(20__年1月——20__年9月)。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11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