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擥轡”。
⒉ 挽住馬韁。
⒊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文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袁盎騎,并車擥轡,上曰:'將軍怯邪?'盎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圣主不乘危而僥幸。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柰高廟、太后何?'上乃止。”按,《漢書·袁盎傳》作“?轡”。漢荀悅《漢紀(jì)·文帝紀(jì)上》作“攬轡”。后用為諫止君王履險的典故。
⒋ 見“攬轡澄清”。
⒈ 亦作“擥轡”。
⒉ 挽住馬韁。
引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欲還絶無蹊,攬轡止踟躕?!?br />唐 張文琮 《蜀道難》詩:“攬轡獨長息,方知斯路難?!?br />宋 王安石 《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詩:“攬轡上層岡,下臨百仞濠?!?/span>
⒊ 按, 漢 荀悅 《漢紀(jì)·文帝紀(jì)上》作“攬轡”。后用為諫止君王履險的典故。按, 漢 荀悅 《漢紀(jì)·文帝紀(jì)上》作“攬轡”。后用為諫止君王履險的典故。
引《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文帝 從 霸陵 上,欲西馳下峻阪, 袁盎 騎,并車擥轡,上曰:‘將軍怯邪?’ 盎 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柰高廟、太后何?’上乃止?!?/span>
⒋ 見“攬轡澄清”。
⒈ 控御馬匹韁繩。
引《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br />晉·劉琨〈扶風(fēng)歌〉:「攬轡命徒侶,吟嘯絕巖中?!?/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