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一種語言文字來表達另一種語言文字。
英translate; interpret;
⒈ 從事翻譯的人。
例在外交部當(dāng)翻譯。
英interpreter;
⒈ 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亦指方言與民族共同語、方言與方言、古代語與現(xiàn)代語之間的對譯。
引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jīng)下·佛馱什》:“先沙門 法顯 於 師子國 得《彌沙塞律》梵本,未被翻譯,而 法顯 遷化?!?br />《隋書·經(jīng)籍志四》:“至 桓帝 時,有 安息國 沙門 安靜,齎經(jīng)至 洛,翻譯最為通解?!?br />唐 劉知幾 《史通·史官建置》:“當(dāng) 代都 之時,史臣每上奉王言,下詢國俗,兼取工於翻譯者,來直史曹?!?br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上:“太平興國 中,始置譯經(jīng)院于 太平興國寺,延梵學(xué)僧,翻譯新經(jīng)?!?br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太宗讀金史》:“曾命儒臣翻譯《三國志》及《遼》、《金》、《元史》,性理諸書,以教國人?!?br />丁玲 《夢珂》二:“這是一個剛滿二十五歲的青年,從 法國 回來還不到半年,好久以前便常常在雜志上看到他的名字,大半是翻譯點小說。”
⒉ 把代表語言文字的符號或數(shù)碼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引《恨?!返诎嘶兀骸胺惴昧耍谖疑磉?,不過要交出加一翻譯費,才好給你們。”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朋友 許 在我的旁邊,他很關(guān)心地幫忙我翻譯電報。”
⒊ 做翻譯工作的人。
引《官場現(xiàn)形記》第九回:“兄弟這邊因為出洋才找到一位翻譯?!?br />陳毅 《在朝鮮的上陽村》詩:“金日成 首相接著說:‘翻譯同志快來翻譯,老太太的話,很有意思?!?br />繙譯:亦作“繙繹”。 1.用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另一種語言文字的內(nèi)容。 宋 陸游 《南唐書·浮屠傳·惟凈》:“惟浄 博聞通梵學(xué),繙譯精審,莫能及者?!?br />梁啟超 《致伍秩庸星使書》:“彼中賢士大夫,必多舊好,言語相通,不勞繙譯,情意易達?!?/span>
⒋ 指專職翻譯工作的人。
引《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本朝的定例,覺得旗人可以吃錢糧,可以考繙繹,可以挑侍衛(wèi),宦途比 漢 人寬些?!?/span>
⒈ 將某種語言文字用另外一種語言文字表達。也作「繙譯」。
引《文明小史·第二回》:「虧得柳知府能言慣道,不用翻譯,老老實實的用中國話攀談了幾句?!?/span>
⒉ 把代表語言文字的符號或數(shù)碼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例如:「這組密碼我翻譯不出來?!?/span>
⒊ 從事翻譯工作的人。
引《文明小史·第一三回》:「洋務(wù)局里的翻譯是現(xiàn)成的,立刻拿鉛筆畫了封外國字的差人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