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明清兩代收取關稅之所。因以鈔納稅,故名。
⒈ 明 清 兩代收取關稅之所。因以鈔納稅,故名。
引《明史·食貨志五》:“計所載料多寡,路近遠納鈔,鈔關之設自此始。”
清 顧公燮 《丹午筆記·鈔關》:“元 末錢多銀少,議行紙鈔。 明太祖 設立天下各關隘,命以鈔納稅,漸次收盡,故名鈔關?!?br />吳晗 《燈下集·關于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一些問題》:“為了保持鈔法流通,沿 長江、運河 及各布政司所在地,建立了三十三個鈔關?!?/span>
⒈ 古代按載貨的數(shù)量和路途遠近,令舟船繳納貨稅的地方。
引《金瓶梅·第八一回》:「你到家,好歹討老爹一封書來,下與鈔關錢老爹,少納稅銀,先放船行。」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不日來到揚州,在鈔關住了一日,要換江船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