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藏語。也寫作“本巴”。意為“瓶”。或稱“金奔巴”,即“金瓶掣簽”的金瓶。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清廷為防止蒙藏貴族操縱大活佛傳世,特頒發(fā)兩金瓶,一貯北京雍和宮,一貯拉薩大昭寺。凡蒙藏大活佛如章嘉、哲布尊丹巴、達(dá)賴、班禪等傳世時(shí),均須將所覓若干“靈童”名字署于象牙簽上,置簽瓶中,分別在雍和宮、大昭寺,由理藩院尚書或駐藏大臣監(jiān)督掣定,此后遂成定制。見《清會(huì)典·理藩院》。
⒈ 藏語。也寫作“本巴”。意為“瓶”。或稱“金奔巴”,即“金瓶掣簽”的金瓶。 清 乾隆 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 清 廷為防止蒙藏貴族操縱大活佛傳世,特頒發(fā)兩金瓶,一貯 北京 雍和宮,一貯 拉薩大昭寺。凡蒙藏大活佛如 章嘉、哲布尊丹巴、達(dá)賴、班禪 等傳世時(shí),均須將所覓若干“靈童”名字署于象牙簽上,置簽瓶中,分別在 雍和宮、大昭寺,由理藩院尚書或駐藏大臣監(jiān)督掣定,此后遂成定制。見《清會(huì)典·理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