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恐懼沮喪。
⒉ 指恐懼沮喪之心。
⒊ 懷疑;疑惑。
⒈ 恐懼沮喪。
引《三國志·魏志·王基傳》:“儉(毌丘儉 )等舉軍足以深入,而久不進者,是其詐偽已露,眾心疑沮也?!?br />《南史·張興世傳》:“賊據(jù)上流,兵張地勝,今以奇兵潛出其上,使其首尾周惶,進退疑沮,糧運艱礙,乃制勝之奇?!?br />《新唐書·忠義傳序》:“姦鈇逆鼎,搏人而肆其毒,然殺一義士,則四方解情,故亂臣賊子赩然疑沮而不得逞?!?br />明 宋濂 《浙東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記》:“初, 釣臺 之役稍不利,亡一千夫長,至是羣情疑沮。”
⒉ 指恐懼沮喪之心。
引宋 歐陽修 《論西賊議和利害狀》:“然數(shù)日來風(fēng)聞頗有無識之人妄陳愚見,不思遠患,欲急就和。臣雖知必不能上惑圣聰,然亦慮萬一少生疑沮,則必壞已成之計。”
⒊ 懷疑;疑惑。
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繡》:“西鄰是其表叔,有何疑沮?”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如熱帶人未見冰前……惟直示以冰,使之觸之,則雖不言質(zhì)力二性,而冰之為物,昭然在前,將直解無所疑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