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語本《書·堯典》:“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于!鯀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異哉,試可乃已。'帝曰:'往!欽哉。'九載,績用弗成?!笨讉鳎骸胺惭杂跽撸苑堑垡??!辈躺蚣瘋鳎骸皡蛘?,甚不然之之辭?!焙笠浴坝鯀颉北硎静灰詾槿恢?。
⒉ 謂君臣和洽。
⒈ 后以“吁咈”表示不以為然之意。
引語本《書·堯典》:“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於! 鯀 哉?!墼唬骸?!咈哉,方命圮族。’岳曰:‘異哉,試可乃已?!墼唬骸?!欽哉?!泡d,績用弗成?!?br />孔 傳:“凡言吁者,皆非帝意?!?br />蔡沉 集傳:“咈者,甚不然之之辭?!?br />唐 李商隱 《井泥四十韻》:“禹 竟代 舜 立,其父吁咈哉?!?/span>
⒉ 謂君臣和洽。參見“吁咈都俞”。
引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上:“得一 陳子壯 之忠,而又以過戇坐辜,使朝寧無吁咈之風(fēng)。”
⒈ 不以為然。
引《書經(jīng)·堯典》:「僉曰:『于鯀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圯族?!弧?br />唐·李商隱〈井泥四十韻〉:「禹竟代舜立,其父吁咈哉?!?/span>
⒉ 君臣和洽會(huì)聚。
引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四出》:「皋、夔、稷、契,遭逢堯舜,故得吁咈一堂。設(shè)使當(dāng)龍逢比干之遇,敢不竭忠盡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