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行于水上。
⒉ 流動(dòng)的水;水流。
⒊ 使水流通;治水。
⒋ 謂用水潔身以祈佛。
⒌ 方言。指水路口的過路費(fèi)、買路錢;亦指正當(dāng)?shù)亩愂?、養(yǎng)路費(fèi)。
⒈ 行于水上。
引《周禮·考工記序》:“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span>
⒉ 流動(dòng)的水;水流。
引《素問·五常政大論》:“地裂冰堅(jiān),少腹痛,時(shí)害於食,乘金則止水增,味迺咸,行水減也。”
王冰 注:“行水,河渠流注者也?!?br />清 阮元 《清遠(yuǎn)峽記》:“此二山( 七里瀧、羚羊峽 ),行水之地形皆與 清遠(yuǎn) 等,而 羚羊峽 過 廣西 一省之水為尤巨?!?/span>
⒊ 使水流通;治水。
引《孟子·離婁下》:“禹 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br />《漢書·溝洫志》:“令吏民勉農(nóng),盡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時(shí)。”
宋 曾鞏 《襄州宜城縣長(zhǎng)渠記》:“后世欲行水溉田者,往往務(wù)躡古人之遺跡,不考夫山川形勢(shì)古今之同異,用力多而收功少?!?/span>
⒋ 謂用水潔身以祈佛。
引《南史·齊竟陵王子良傳》:“數(shù)于邸園營(yíng)齋戒,大集朝臣眾僧,至賦食行水,或躬親其事。”
⒌ 方言。指水路口的過路費(fèi)、買路錢;亦指正當(dāng)?shù)亩愂铡B(yǎng)路費(fèi)。
引黃谷柳 《蝦球傳·渡船》:“他不是 鶴山 人,他斗膽來設(shè)卡收行水?!?/span>
⒍ 巡視水勢(shì)。 《國語·晉語九》“三年而 知氏 亡” 三國 吳 韋昭 注:“知伯 與 韓 魏 伐 趙襄子,圍 晉陽 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
引知伯 行水, 魏桓子 御, 韓康子 驂乘。”
《東周列國志》第八四回:“到第二日, 智伯 親自行水,遂治酒於 懸甕山,邀請(qǐng) 韓 魏 二將軍同視水勢(shì)。”
⒈ 行于水上。
引《周禮·冬官考工記》:「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span>
⒉ 疏導(dǎo)水流、治水。
引《孟子·離婁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br />《漢書·卷二九·溝洫志》:「令吏民勉農(nóng),盡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時(shí)?!?/span>
⒊ 巡視水勢(shì)。
引《戰(zhàn)國策·秦策四》:「智伯出行水,韓康子御,魏桓子驂乘。」
⒋ 流動(dòng)的水。
引《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二〇·五常政大論》:「地裂冰堅(jiān),少腹痛,時(shí)害于食,乘金則止水增,味迺咸,行水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