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宋書·劉邕傳》:“邕所至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嘗詣孟靈休,靈休先患灸瘡,瘡痂落床上,因取食之。靈休大驚。答曰:'性之所嗜。'”后因稱怪僻的嗜好為“嗜痂”。
⒈ 《宋書·劉邕傳》:“邕 所至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嘗詣 孟靈休,靈休 先患灸瘡,瘡痂落牀上,因取食之。
引靈休 大驚。答曰:‘性之所嗜?!?br />后因稱怪僻的嗜好為“嗜痂”。 明 馮夢龍 《<智囊補>自敘》:“余坐 蔣氏 三徑齋 小樓近兩月,輯成《智囊》二十七卷,以請教於海內(nèi)之明哲,往往濫蒙嘉許,而嗜痂者遂兾余有續(xù)刻。”
清 趙翼 《裙帶魚臭如醃鲞莪洲百門乃酷嗜詩以調(diào)之》:“臭味輼輬不可親,嗜痂偏作席間珍。”
茅盾 《夜讀偶記》二:“從前人把這種呆板稱為‘雍容典雅’,表示了非常的欽佩,這真是嗜痂成癖?!?/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