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宮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閹人充任。
⒈ 古代宮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閹人充任。
引《詩·秦風(fēng)·車鄰》:“未見君子,寺人之令?!?br />鄭玄 注:“寺人,內(nèi)小臣也?!?br />《周禮·天官·序官》:“寺人,王之正內(nèi)五人?!?br />鄭玄 注:“寺之言侍也。”
賈公彥 疏:“云寺之言侍者,欲取親近侍御之義,此奄人也?!?br />《左傳·僖公二年》:“齊 寺人 貂 始漏師于 多魚?!?br />杜預(yù) 注:“寺人,內(nèi)奄官 豎貂 也。”
自 東漢 始即以稱宦官。 《后漢書·宦者傳序》:“閽人守中門之禁,寺人掌女宮之戒。”
《新唐書·于志寧傳》:“今殿下左右前后皆用寺人,輕忽高班,陵轢貴仕?!?br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御前大臣》:“本朝鑒 明 弊政,不許寺人干預(yù)政事,命內(nèi)務(wù)府大臣監(jiān)之?!?/span>
⒈ 古稱宮內(nèi)供使令的小臣。即后世所稱的宦官、太監(jiān)。
引《詩經(jīng)·秦風(fēng)·車鄰》:「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內(nèi)押班張迪者,帝所親幸之寺人也?!?/span>
近太監(jiān) 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