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佩綬。謂任官。
⒉ 唐宰相張嘉貞欲納郭元振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紅絲線于幔后,露線頭于外,使郭牽其一。郭牽得第三女。見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牽紅絲娶婦》。后以“牽絲”、“牽紅”、“牽紅線”、“牽紅絲”為選婿或擇妻的典故。
⒊ 猶引繩。
⒋ 即牽絲戲。
⒌ 書法術(shù)語。指筆勢往來牽帶痕跡顯見在兩畫之間者。
⒈ 佩綬。謂任官。
引《文選·謝靈運<初去郡>詩》:“牽絲及 元興,解龜在 景平?!?br />李善 注:“牽絲,初仕;解龜,去官也。”
唐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xiàn)詩敘事》:“坐厭牽絲倦,因從解綬旋。”
清 錢謙益 《病榻消寒雜詠》之十一:“牽絲入仕陪元宰,執(zhí)簡排塲見古賢?!?/span>
⒉ 唐 宰相 張嘉貞 欲納 郭元振 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紅絲線于幔后,露線頭于外,使 郭 牽其一。 郭 牽得第三女。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牽紅絲娶婦》。后以“牽絲”、“牽紅”、“牽紅線”、“牽紅絲”為選婿或擇妻的典故。
引《剪燈馀話·瓊奴傳》:“耕云 曰:‘古人有射屏、牽絲、設(shè)席等事,皆所以擇婿也?!?br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提宗》:“京邸相逢, 溫郎 情致,為投詩竟遂牽紅?!?br />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當(dāng)時才子,競著黃衫;命世清流,為牽紅線?!?br />陳寅恪 《論<再生緣>校補記》:“今論者竟為之強牽紅絲,使成嘉偶,以效法 喬太守 之亂點鴛鴦譜,豈不異哉?!?/span>
⒊ 猶引繩。
引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金蟾嚙鏁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迴?!?/span>
⒋ 即牽絲戲。參見“牽絲戲”。
引宋 計有功 《唐詩紀(jì)事·梁鍠》:“《詠木老人》云:‘刻木牽絲作老翁,鷄皮鶴髮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
清 錢謙益 《新歲有感》詩之二:“依社憑叢原是鬼,牽絲刻木總為神?!?/span>
⒌ 書法術(shù)語。指筆勢往來牽帶痕跡顯見在兩畫之間者。
引楊再春 《中國書法工具手冊·筆法·草書》:“草書妙在隨勢生形,其點畫間的連系每以牽絲映帶。”
⒈ 絲,系印環(huán)用的絲繩。牽絲即執(zhí)印綬,指做官。
引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詩:「牽絲及元興,解龜在景平?!?/span>
⒉ 締結(jié)絪緣。參見「牽絲娶婦」條。
⒊ 書法上指筆勢往來之間所牽帶的纖細(xì)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