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卻行”。
⒉ 倒退而行。
⒊ 指能倒走的小動(dòng)物,如蚯蚓之屬。
⒈ 亦作“卻行”。
⒉ 倒退而行。
引《戰(zhàn)國(guó)策·燕策三》:“太子跪而逢迎,卻行為道?!?br />《漢書·高帝紀(jì)下》:“后上朝, 太公 擁彗,迎門卻行。上大驚,下扶 太公。”
宋 蘇軾 《集英殿秋宴教坊詞·放隊(duì)》:“峨鬟佇立,斂袂卻行?!?br />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謡謗并起,水火相攻,以此而求變法之有效,猶卻行而求及前也?!?/span>
⒊ 指能倒走的小動(dòng)物,如蚯蚓之屬。
引《周禮·考工記·梓人》:“卻行、仄行、連行、紆行……謂之小蟲之屬。”
鄭玄 注:“卻行,螾衍之屬?!?br />陸德明 釋文:“案此蟲能兩頭行,是卻行。”
⒈ 倒退著走,表示對(duì)人恭敬。
引《戰(zhàn)國(guó)策·燕策三》:「太子跪而逢迎,卻行為道,跪而拂席?!?br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后高祖朝,太公擁篲,迎門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