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排斥、擯棄。
英repel and cast away;
⒈ 排斥擯棄。
引《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齊諸儒生相 與 排擯,不容於齊。”
《漢書·主父偃傳》作“排儐”。 南朝 宋 何承天 《與宗居士書》:“冶城慧琳道人 作《白黑論》,乃為眾僧所排擯?!?br />唐 元稹 《苦樂相倚曲》:“班姬 收淚抱妾身,我曾排擯無限人?!?br />明 李贄 《復鄧石陽書》:“自 朱夫子 以至今日,以老、佛為異端,相襲而排擯之者,不知其幾百年矣。”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蓋其時文章界域,極可弛張,縱之則包舉萬匯之形聲;嚴之則排擯簡質(zhì)之敍記,必有藻韻,善移人情,始得稱文。”
⒈ 排斥擯棄。
引《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齊諸儒生相與排擯,不容于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