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見“泥涂”。
⒈ 亦作“泥涂”。亦作“泥途”。
⒉ 污泥;淤泥。
引《莊子·田子方》:“棄隸者,若棄泥涂,知身貴於隸也?!?br />宋 曾鞏 《序越州鑒湖圖》:“每歲農(nóng)隙當(dāng)僦人濬湖,積其泥涂,以為丘阜?!?/span>
⒊ 泥濘的道路。
引《六韜·勵(lì)軍》:“出隘塞,犯泥涂,將必先下步。”
唐 高適 《苦雨寄房四昆季》詩:“泥涂擁城郭,水潦盤丘墟。”
清 南潛 《聽雨》詩:“前宵松月疑塵夢(mèng),明日泥涂聽屐聲?!?br />應(yīng)修人 《梅雨后第一回曉游的路上要荷、舜、彥們吹簫》詩:“朝霞雖淡了曉星雖沉,露草瀼瀼的泥涂渾渾?!?/span>
⒋ 比喻卑下的地位。
引《左傳·襄公三十年》:“武 不才,任君之大事,以 晉國 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武 之罪也?!?br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泥途斂翮,空自望丹霄。”
《紅樓夢(mèng)》第九十回:“同在泥涂多受苦,不知何日向清虛!”
郭沫若 《恢復(fù)集·我看見那資本殺人》:“但一回念到我的妻兒五口,我只好還是曳尾于泥涂?!?/span>
⒌ 污濁。亦指視為污濁;輕賤。
引宋 范仲淹 《桐廬郡嚴(yán)先生祠堂記》:“既而動(dòng)星象,歸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軒冕,天下孰加焉?”
宋 曾敏行 《獨(dú)醒雜志》卷六:“自謂‘銀艾非吾事’,可見其泥涂軒冕之意?!?/span>
⒍ 比喻災(zāi)難、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災(zāi)難、困苦之中。見“泥涂”。
引南朝 梁 何遜 《與建安王謝秀才箋》:“州民泥涂, 何遜 死罪。”
《水滸后傳》第三八回:“凡人遭逢橫禍,便當(dāng)申救,使出泥涂?!?br />郭孝成 《民國各團(tuán)體之組織》第二節(jié):“而公亦慨然欲以慈仁怛惻之懷,拯吾數(shù)百兆困離庶民於泥涂;而登之袵席?!?/span>
⒈ 泥濘的道路。
引《后漢書·卷六一·黃瓊傳》:「所謂抵金玉于沙礫,碎珪璧于泥涂?!?br />唐·高適〈苦雨寄房四昆季〉詩:「泥涂擁城郭,水潦盤丘墟?!?/span>
⒉ 比喻地位卑下。
引《左傳·襄公三十年》:「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敢謝不才?!?br />《三國志·卷一一·魏書·管寧傳》:「昔絳縣老人屈于泥涂,趙孟升之?!?/span>
⒊ 比喻污濁。
引宋·范仲淹〈桐廬郡嚴(yán)先生祠堂記〉:「歸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軒冕,天下孰加焉?!?/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