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為政者役使人民作工,強迫的勞動。
例服勞役。
英forced labor; penal servitude;
⒉ 奴仆向其地主應(yīng)當(dāng)提供的一天或更長時間的無償勞動(如修路)
英corvée;
⒈ 指統(tǒng)治者強迫人民出勞力當(dāng)差服役。
引《淮南子·泰族訓(xùn)》:“無軼民,無勞役,無寃刑?!?br />唐 錢起 《送張管書記》詩:“邊事多勞役,儒衣逐鼓鼙?!?br />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十八章:“養(yǎng)好了傷,服滿三八二十四天勞役, 王二 從縣城回到 王家堡子 了?!?/span>
⒉ 勞苦。
引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五:“元 曰:‘相公口氣逼人,恐著述搜索勞役,心氣不正,何不坐禪?’”
明 高明 《琵琶記·才俊登程》:“風(fēng)光正暮春,便縱然勞役,何必愁悶?”
⒈ 出勞力以供役使。
引《淮南子·泰族》:「無隱士,無軼民,無勞役,無冤刑,四海之內(nèi),莫不仰上之德?!?br />《文選·鐘會·檄蜀文》:「愍此百姓,勞役未已?!?/span>